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科技+产业+人才”精准赋能,书写常州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
2023-09-08 19:39:00  来源:中国常州网  
1
听新闻

20年前,张道衡来到常州市,在常州新北区奔牛镇农科站的三间平房安了家,踏上了农业领域的创业之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成立的润土瓜蔬合作社繁育的近百个优良品种瓜蔬畅销国内外,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农民致富。在事业发展的同时,他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找到了自己的“诗与远方”。

乡村振兴是一条致富的“路”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常州市持续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共形成了8个“百亿级”农业主体和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持续突破的水稻育种产业;依托本土独特智造基因形成产业集群的农机制造业;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的乡村旅游产业等。这些“百亿”无一不是引导资源要素加速向农业汇聚,将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的有力举措。

2023年,常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三,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1:1,是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乡村振兴是一棵摇钱的“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产业振兴是引领性工程和根本性工程,唯有发挥产业筑基引领作用,才能种下农民致富、乡村美丽的“摇钱树”。

自古以来,常州就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特别是新时代十年,常州市坚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要素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从“吃住行游购娱”传统要素向“商养学闲情奇”新要素扩展,2022年接待游客1303.1万人次,综合营收超百亿元。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发展农村产业的目的就是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常州市有一个村,名为史陈家村,它是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东桥村的一座自然村,该村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理念,成功创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常州首批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近年来,史陈家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挖掘生产效益好、市场认可度高的农产品,如“金妃番茄”“甜心软玉大米”“奔牛甜瓜”等。秉持着“带着村民一起干、一起赚”的淳朴初心,东桥村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乡村振兴是一个连心的“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是人才的振兴,是生态和文化的振兴。吸纳大量懂产业、能经营、会市场的人才,将乡村打造成人才“蓄水池”和磁力场,才能让人才竞相奔腾于乡村产业发展事业,掀起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高潮。

2002年,张道衡被奔牛镇党委政府的诚意打动,辞去在厦门的高薪工作,在奔牛镇成立润土瓜蔬专业合作社,专心种植甜瓜。多年来,通过引进新品种反复研究试种,筛选出最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同时创新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种出的瓜不仅好吃,产量也高。二十多年来,合作社所有研发技术和成果都无私分享给周边农户,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农民致富,种植面积达18000亩。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周边很多大棚都装上了自动化喷淋系统和气象站,农户坐在家里就能把地种好。种田不再是靠天吃饭的苦差事。

2018年,张道衡首次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已是他履职的第6年了。与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他见证并带动了周边农业发展,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头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把农业产业做实、做精、做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这是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

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节,更是只争朝夕的时节。沐浴着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常州大地处处涌动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热潮。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满沐春风书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之路,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添砖加瓦,让更多农民在希望的田野里找到他们的“诗与远方”。

标签:
责编:孟涛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