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全面推进依法治网,为网络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2023-09-15 19:51:00  来源:光明网  
1
听新闻

作者:李丹(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9月14日,中央网信办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为权威读本,交流学习体会,深化理论研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开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互联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法治工作,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2023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2023年7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一书在全国发行。可见,依法治网,让网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健康运行,对于我们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涵与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建设网络强国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发展互联网的目标愿景、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等基本问题,包括依法治网观、网络主权观以及网络治理观等等。

依法治网观强调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社会管理法律法规。“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依法治网,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舆论,要求加强内容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凝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久动力。

网络主权观在新时代大国博弈背景下,特别是西方大国将网络空间作为意识形态突破口的现状下,其重要性日益彰显。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难免成为各国思想舆论交锋的重要场所,如何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战,是近年来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家主权不容侵犯,而网络主权是国家网络治理模式的现实要求,应当切实尊重各国网络主权,维护国家安全。

网络治理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网络治理观立足国内社会治理经验与发展,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迎合了我国为世界各国网络治理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以尊重为前提,以共赢为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结合,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将网络空间的发展与规范合理地适用于我国的治理框架之中。同时,在对国内网络空间进行治理完善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将中国智慧试图应用于世界网络空间的合作与治理问题上,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与可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迸发了巨大的能量。第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近年来,“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计划,以及国家大数据战略等,推动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了传统产业迅速升级。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我国互联网企业影响力迅速上升,其业务范围与服务质量也明显改善。网络技术以更快、更深入的速度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正逐步实现“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我国网络技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实现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初心。当今各国对于数字经济发展以及网络空间的愿景与方向基本一致,因此,深化网络治理国际合作交流,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对当今各国网络空间的治理意义重大。唯有互相尊重与信任,才能共进;唯有增加沟通与交流,才能共赢。

第三,实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网络空间在各国博弈中被称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相比于传统的军备武器,网络武器的杀伤力与破坏力大大增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培养与践行决定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因此,必须重点关注网络治理,牢牢掌控网络阵地。

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推进社会治理在网络空间的新征程

(一)依法治网新思路

所谓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是指社会治理依法向网络空间延伸,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和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根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主要体现为对法律制度的完善、法治意识的培养以及网络法律权益的保障。

完善法律制度,奠定法治基础。“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依法治理,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现阶段,我国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专门性法律法规为基石,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等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尽管如此,面对新时代的产物,在依法治网的道路上,仍然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网络空间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审查与管理制度,使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奠定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法治基础。

培育法治意识,坚持以德润网。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在网络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权利义务,提升自身的法律储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主旋律的引领下合法操作。与此同时,严格规范网络媒体素养对于法治意识的带动,增强网络诚信制度化建设,加强对人民群众与相关主体的引导。

保障法律权益,实现各方共赢。依法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强化网络活动中对各个主体法律权益的保障。在电信诈骗、网络金融犯罪、网络诽谤等行为频发的当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大力宣传反诈思路,加强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是对依法治网的落实与推进,也是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进一步实现。

(二)社会治理新征程

推进依法治网,建设网络强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来源,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机遇中发掘。人类社会的发展滚滚向前,互联网早已成为信息传播的全新载体,网络空间也早已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新世界。身为网络大国,我们在机遇中抓住了网络治理的重要性,并且逐步系统化、理论化。

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任何思想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从专业化的信息队伍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我国对网络治理从未懈怠过,从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到互联网治理的全新思路,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实践经验而充实的。

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的全新任务,也是社会治理的全新征程,将已有的社会治理经验创造性适用于网络空间的治理之上,才能将互联网技术所蕴含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法律硕士陈昱坤对本文亦有贡献)

标签:
责编:戴凌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