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这首歌响起,不知会勾起多少澎湃热血,且会带来穿透历史与现实的触动与震撼。追求梦想的笃定,坚守信念的刚毅,栉风沐雨的从容……在《海阔天空》中,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你我。
而这些力量,在互联网“星辰大海”般的征途中,也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之于笃定、刚毅与从容,乌镇峰会就相当于一个“培养皿”,在一次又一次交流碰撞中凝心聚智,为互联网积蓄成长的力量。
十年一秩凝共识,承载美好向"网"。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之际,我们漫步在江南青石板街,回顾这几天走访乌镇峰会的点点滴滴,不由感叹:能实地探寻互联网十年蓬勃发展现实密码,以真心体悟中国互联网的“乐与路”,何其幸哉,何其快哉!
在回首往昔中,在感受现实中,明白我们“为什么行”,不忘“为什么出发”,而后愈加坚定:栉风沐雨再前行,为了更好向“网”而生。
一
顺应社会客观规律,积极拥抱新事物、新变化,用发展眼光看待世界,以变化应对变化,在焕新传统中,触碰真正的新未来,是第一重密码。
多年前,街头卖烤红薯大爷,掏出一张二维码,再加上一句灵魂发问:“微信还是支付宝?”相信这一幕,很多人都记忆犹新。用现在流行语来说,那一刻,数字时代的“DNA”动了。
当年的惊喜和意外,如今已成习以为常之事。不只是手机支付拥有超高普及度,用手机聊天、刷视频、看书、打游戏、买东西、打车、订酒店、订车票,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7岁小孩到白发老人,玩转手机,玩转网络,不在话下。
在乌镇,白墙黛瓦间,乌篷船摇旁,“变化”也悄然发生。
摇橹船上,安装了GPS和北斗双模定位系统,让智慧调度成为现实;街头上新了“无人驾驶车”,可以手机呼叫体验;志愿者大妈,在巡逻中发现哪里有问题,直接掏出手机一键上报,10分钟内就有专人前来处理;非遗蓝印花布,更是借助互联网,卖到全世界。
幼儿园里,晨检机器人与孩子们亲密互动,并对孩子进行健康测量;老人坐在智慧座椅上,就能检查身体、出具健康报告。“刷脸”进景区、智能布草、智能床垫、智慧停车系统、WiFi全覆盖……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小确幸”。
新技术、新事物,就这样如此丝滑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被我们所使用。与传统交融的同时,也革新着传统,使传统与现代,和谐融洽相处,并交相辉映。
而这些,都是社会和群众对新技术、新事物不设壁垒,没有隔阂,并积极主动接纳互联网、融入数字时代的一个生动缩影和写照。
无论是什么事物,只要有用、好用和能用,对个人和社会,有积极价值和正面意义,都会被接纳,并会以极快速度在国内推广。顺应规律,尊重常识,尊重人性,以变化应对变化,中国社会和群众的“大智慧”,便在于此。而越顺应,越尊重,越“以变应变”,距离未来也会越近。
如此“大智慧”,为互联网发展扫清了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为新技术和新事物的落地,以及势如破竹,高歌猛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二
从民众改善生活强烈需求,社会治理现实需要, “包容审慎”的社会监管环境,以及乌镇峰会十年积淀中,汲取养分,获得动力,是第二重密码。
互联网能不能发展起来,社会的土壤和氛围很重要。
群众对新技术新事物不设限,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固然是一方面,但更要看群众改善生活和向往美好的愿望,强不强烈,社会提升现代化治理效能的呼声,高不高涨。
幸运的是,在我们国家,这两方面都很强烈、很高涨。群众希望拥有更便利的生活,更优质的教育医疗,以及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这其中更不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国家也曾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以数字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今年乌镇峰会上,就这两方面,满足愿望和回应呼声的探索实践,俯拾皆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可以直立行走、抓取物体和工具,若走进千家万户,将解放我们双手;智能家居SOS紧急报警按钮,对于老人来说,戴在手腕上这块设备关键时候能救命。带有“超强大脑”的无人机,便利生活的同时,也为社会综合治理赋能。
再放眼乌镇,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医疗已初成起势,“乌镇管家”+“民声一键办”,走出了一条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基层治理新路子,让整个乌镇井井有条、和谐共美。这所强调的是,平等、普惠、共享与公平。更令人兴奋的是,一个又一个“乌镇”正出现在我们身边。
此外,我们国家与社会,对于互联网平台经济创新,对待新业态、新模式,一直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既有明确底线,又有容错空间,整体避免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曾说过,整个社会都要对新技术宽容,如果没有对新技术宽容,就不会有华为。同理,如果没有对互联网的包容,就不会有如今“百花齐放”的局面。
当然,十年乌镇峰会,为互联网发展提供的思想碰撞和智力支撑,也是互联网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
有刚性需求,又有社会合力顺应,再加上包容审慎的态度和环境,十年“乌镇方案”的支持,不只为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极佳的社会土壤和氛围,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最终都汇成一句话: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三
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以敢想敢干、敢破敢立、敢打敢拼的奋斗精神,将创新进行到底,将产业发展壮大,让“数字中国”触手可及,是第三重密码。
乌镇峰会,走过了栉风沐雨的十年征程,这十年,传奇且励志。
那些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微软小冰、移动支付、可穿戴设备、无人车、3D打印、智能泊车机器人、无人超市等,是我们眼中的“黑科技”。如今,这些“黑科技”不仅融入进了我们的生活,背后还形成了规模不容小觑的新产业、新业态。
在今年的乌镇峰会上,更多样多功能的智能机器人、5GVR摩托、星载智能计算机、《流浪地球2》中“2058年的计算机”的原型浸没液冷计算机、AI数字人、大模型亮相,成为新一代“黑科技”,也成为场馆里的“显眼包”。毋庸置疑,未来这些都将成为新产业的基石,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黑科技”迭代,产业发展,首先离不开创新的不断推进,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值得言说的是,我们的创新,“含金量”越来越高,掌握的技术也越来越关键、核心和重要。既有关键的技术创新,又有复杂的系统创新。
在互联网和数字的时代里,推动科技创新,并让创新落在产业上、发展上,靠的还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再辅之以产品思维和系统思维,明确“解决问题”才是核心竞争力。
这背后,不甘平凡、打破常规的底气和勇气,敢想敢干、敢破敢立、敢打敢拼的精气神儿和奋斗劲儿,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如果没有这些,就没有我们现在拥有的“数字生活”,没有已成长为劈浪巨舰的“数字经济”,更不会诞生阿里、腾讯、华为、字节跳动这样了不起的企业,也不会有乌镇的十年蜕变,以及如火如荼建设的“数字中国”。
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十年,感恩每一个创新,感恩每一份奋斗。每一次的不走寻常路,每一次坐冷板凳的坚守,每一个漫长的黑夜,每一次黎明前的困顿,都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为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基因”。
四
解锁三重密码,体悟中国互联网十年蓬勃发展的“乐与路”后,更当明了:下一个金色十年,互联网,路在何方?答案就藏在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中。
何为“乐与路”?其最早出自电影《北京乐与路》,是摇滚英文“rock and road”的直译。
中国互联网,在过去十年的蓬勃发展中,无论是对新事物的拥抱,还是顺应需求,强调包容,亦或是打破常规、敢想敢干的精神气,都颇有“摇滚”的色彩。
真正的“摇滚”,还是在于追求梦想,为信仰而战,看似是对传统的反叛和颠覆,实际上其真正价值在于,让传统得以涅槃新生。从这个角度看,摇滚和互联网,有“异曲同工”的意味。
不过,摇滚并非没有“糟粕”,互联网上也不全是“精华”,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现实必答题。
一方面,互联网要不改初心,砥砺前行,将价值创造进行到底,为更多人的生活带来惊喜和希望,必须深刻明白,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更是互联网的基本价值坚守和追求。让互联网,在人世间,留下最美好一面。
另一方面,需要强调团结与合作,克服困难挑战,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放大互联网的“正能量”。“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在互联网方面,就更是如此。对此,我们提出的中国方案是:“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而乌镇峰会,则是传递这一方案的绝佳载体。此次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位嘉宾参会,国别数创历年来新高,便是大家“携手同行”最有力的证明。
在今年乌镇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视频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呼吁道:“我们要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此次乌镇峰会的与会嘉宾也纷纷表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仅是回答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更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各方应本着多边主义精神,共同承担责任,携手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新问题新挑战。
乌镇峰会也在共同推动数字世界繁荣发展、共同激发数字技术动力活力、共同促进数字文明发展进步、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稳定、共同推动网络秩序公正合理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今年乌镇峰会上,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思想借鉴与智力支撑。
唯有如此,一个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一个真正的数字文明时代,才会徐徐展开。
希望生活可以更好,社会更加普惠,世界可以更和平安宁,公平公正的阳光可以照进每一个角落……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网络空间的美好愿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就是互联网的奋斗目标。若要将这种愿景和憧憬转化成现实,便需要坚定不移将这两方面贯彻到底。下一个金色十年,互联网路在何方?我们又该如何出发?路径逐渐清晰。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这是对互联网过去十年的总结,亦是对互联网未来十年的期盼。
未来已来,摇滚吧,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