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实干争先!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
2023-12-03 21:32: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岁暮天寒,难挡发展向暖;日日向新,奋进步伐不辍。在这片广袤的盐阜大地上,处处蕴含着无限发展机遇。

盐城市上下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谋划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和主线,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认真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四个三”工作布局,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篇章。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

振翼扬帆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建成4个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千亿产业“强链”、500亿产业“延链”、百亿产业“补链”;举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地处多重国家战略交汇点的盐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高举工业强市大旗,举全市之力重点培育“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万亿规模总量、千亿产业支撑、百亿企业引航”新格局。

正泰新能源

瞄准“双碳”目标,盐城聚力打造世界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全国晶硅光伏产业集群、沿海绿色氢能产业集群和长三角新型储能产业集群,擘画“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壮丽蓝图。1至10月份,重点产业链实现规上开票销售5526亿元,同比增长8.3%。新能源规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383亿元,同比增长15.7%,晶硅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不锈钢产业规模跃居全国一、二、三位,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跑出“加速度”,越来越多“链上企业”纷至沓来,一个链条完备、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千帆竞发,共同推动盐城工业经济大发展、大跨越。截至目前,新增股改企业30家,IPO报会企业3家,润阳股份上市获证监会批复,全市现有高企1986家,累计创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

天合光能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这片发展热土深化“绿色开放合作,科创共享未来”的“正当年”。1至10月,盐城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11.9亿元、同比增长8.1%,总量位列全省第六,增速全省第三。盐城正主动把发展的“小气候”融入全球发展的“大环境”,在融合开放中积蓄优势,在展现特色中提升能级。

工笔细琢

描绘“绿色高地”新图景

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实现省委赋予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的“破题之钥”。盐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生态是盐城最厚的家底,湿地是盐城最亮的名片。2019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2022年,入选“国际湿地城市”;2023年,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达成《盐城共识》……湿地保护,已经成为盐城追蓝逐绿的一个重要窗口。

东台条子泥湿地

不久前,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访华,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牛”丹顶鹤“加利福尼亚”成为国际知名的新晋网红。这是盐城市不断加强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盐城湿地拥有生物物种3308种,记录鸟类达436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0.17%,珍稀濒危鸟类共计117种。连续7年观测到野化丹顶鹤成功自然繁殖;麋鹿数量已增至7840头,占世界总数的70%;勺嘴鹬、小青脚鹬等珍稀濒危鸟类成了黄海湿地的常客,今年在条子泥区域记录到小青脚鹬1560只,再创新高,通过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修复、价值转化,盐城在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最优路径过程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充分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

版图上的每一寸“湿”情画意,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的生态城市,滩涂绵延、鹤舞鹿鸣的盐城正在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

文化赋能

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风范的展示、风韵的表达、风貌的象征。1.7万平方公里的盐阜大地,镌刻着悠久的文化,流淌着多彩的文脉,让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盐城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有着通江、达海、济淮的独特地理位置,新四军文化、海洋文化、海盐文化、滩涂湿地文化所代表的“红、蓝、白、绿”四色文化鲜明。范仲淹、施耐庵写就“文坛高峰”的华章,范公堤、宋公堤托起“无名之山”的脊梁,248处红色遗址遗存、128个烈士命名镇村名垂青史。

新四军纪念馆

一街一巷承载历史,一河一水写满故事,一批近悦远来的文化项目正成为盐城闪亮的文化标识。依托“铁军魂 盐城红”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国家级非遗淮剧、杂技各领风骚,演绎“盐城现象”的精彩;发绣、瓷刻各美其美,彰显“民间非遗”的匠心;“盐小勺”IP、数字淮剧“云”端起舞,呈现“数智生活”的活力;瓢城绿廊、明清水街、竹林大饭店等城市印记,刻画时光深处的剪影。盐渎千载、人文荟萃的水韵盐城,依靠盐阜儿女的辛劳和智慧,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华章。

近年来,盐城市大力探索历史文化挖掘、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新型传播等文化传承发展创新路径,让“天蓝地绿基因红”的独特优势融入社会治理、融入产业发展、融入城乡品质提升,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为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赋能助力。

笃行实干

标注民生福祉新高度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家门口盖起新学校、看病就医有“医”靠、群众生活保障多、养老服务更贴心……盐城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已成为群众耳熟能详的暖心品牌。截至11月底,今年20项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2.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1.82%;460个子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成426个,完成率92.61%。

儿童医院二期工程

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速建设、提档升级,城乡供水实现“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乡村民生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100%,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一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盐阜大地徐徐铺展。

从生活冷暖到乐业安居,从教育医疗到公共服务,一件件百姓牵肠挂肚的大事小事落地见效,一项项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成功始于实干,奋斗成就未来。当下的盐城,发展势头强劲、优势叠加、机遇无限,正充分发挥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区域面积大的空间优势、集疏运体系完备的综合物流优势、“风光火气氢”一体发展的综合能源优势、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优势、乡贤资源丰富的人脉优势和全力打造的一流营商环境优势这非常“6+1”比较优势,不断用新的奋斗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全力把美好蓝图变成盐阜大地的生动实景。

标签:
责编:孟涛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