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稳产、增收、四提升” 三大关键词读懂江苏省委一号文件主要内容
2024-02-23 14:16:00  来源:我苏客户端  
1
听新闻

我苏客户端讯 2月21日,江苏省委发布2024年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农业现代化走在前重大要求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22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省委一号文件进行解读。记者了解到,“稳产、增收、四提升”是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三大关键词,围绕这三大关键词,文件提出了一批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今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稳产、增收、四提升”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也是今年一号文件的关键词。“稳产”就是切实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增收”就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四提升”就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

 

江苏省委副秘书长李荣锦介绍说,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了40多项年度目标任务指标,在贯彻中央部署要求的基础上,对一些具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使命:

“比如在着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方面,提出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81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左右,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比如,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取消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的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总投入不低于上年,鼓励探索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加快推动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再比如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方面,明确提出了新建10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140个特色田园乡村,新建农村生态河道4000公里以上,这些目标有很多都是我们自加压力提高标准的。”

文件还注重突出江苏特色,从关键切口入手。如针对新形势新要求,专门就“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等提出相关工作举措;围绕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强调扩大“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范围,及时满足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家庭农场服务中心、各类农事服务中心、乡村产业项目及其配套用地需求;聚焦特色创新,专门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先进农机装备创制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细化。

这些新目标该如何具体落实?发布会上,相关部门也第一时间拿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去年创下了759.5亿斤的历史新高,粮食单产达到了463.8公斤每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如何继续“增单产”?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巫建华表示,将实施五个行动计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在全省广泛建设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大力开展高产竞赛活动,推动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示范方产量变成大面积产量:

“第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有机质提升行动计划,解决耕地产出能力的问题;第二是重大品种的攻关与普及推广行动计划,解决粮食生产种业卡脖子的一些问题;第三是全程机械化与智能化推进行动计划,解决机械化作业效率和标准化问题;第四是重点技术突破与基层应用行动计划,解决技术挖掘、生产潜力的问题;第五是规模经营发展与专业化服务行动计划,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

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同样表示,将切实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科技支撑。如加快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农业领域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等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重点围绕细胞工厂、人工智能、未来食品等领域开展农业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创新,力争取得突破等:

“更好发挥‘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作用,鼓励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种业联合协同创新,打好种业振兴组合拳;集中力量实施育种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50项,力争在优质食味水稻、抗赤霉病小麦、高油高产大豆、优质设施果蔬等我省优势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创新品种;围绕海洋牧场开发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加强耐盐碱作物和海水品种选育。”

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全省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25.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2023年春节假期日均增长52.8% 和48.3%,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也提出,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拾峰表示,将为“泼天的富贵”付出“泼天的努力”:

“下一步我们坚持把乡村良好生态环境和深厚文化资源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进一步推动农业、交通、教育、体育、艺术等领域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田园文化艺术、旅游风景道、村跑、村BA、主题研学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组织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乡村活动,促进‘送戏下乡’与‘引戏入村’双向奔赴,引导打造乡村夜市、乡村音乐节等夜游新场景,充分释放农文旅融合的带动效应。”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水涨船高。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公永刚表示,将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推动城乡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让“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持续跃升:

“践行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宗旨。围绕农村基层群众需求特点,突出农村‘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组织志愿者经常性开展慰问陪伴、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怀等服务,让全省22281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真正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更好地传承发展活态乡土文化,传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农民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记者/丁凤云 唐宝妍 设计/唐诗韵 

标签:
责编:王凰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