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昼夜驰骋在欧亚大陆上,联通东西,畅通贸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钢铁驼队”。今年5月24日,随着X8157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发出,一路向西开去,中欧班列已经累计开行9万列。从2013年开行80列到2016年开行1702列,再到2023年开行1.7万列,十年来,中欧班列不断跑出“加速度”,目前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一百多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年运输货值由2016年8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67亿美元。
西安国际港站(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摄)
开行线路越织越密、频次越来越高,运行品质稳步提升,“带货”能力越来越强,中欧班列蓬勃发展、越跑越快的背后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作为开行于欧亚国家间的货运班列,中欧班列需要面对边检、通关、换轨等诸多问题,每一个环节的堵点越少、效率越高,班列在站点停留的时间就越短,就能更快抵达目的地。为此,在过去十年间,不论是各地陆港运营单位,还是铁路部门、海关部门,都在努力克服中欧班列开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共同保障班列高效运行。
比如,打造并完善网络信息平台,方便客户查询班列车次并为货物出国“订个座”;加强对货物“通行证”(国际货协运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审核,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班列滞留口岸;建立24小时全天候边检机制,方便夜间到站的班列接受海关查验;在东盟、中亚、欧洲安排业务人员,加强与沿途各国的铁路部门和海关部门的联系,及时协调各方解决班列在境外开行中遇到的问题;在中欧班列沿线15个国家建立101个铁路箱还箱点,方便客户用箱还箱……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摄)
有一点值得特别关注,那就是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线路正在逐步增多。简单来说,在中欧班列开行的最初几年,运载的货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无法常态化稳定开行,因而不会有固定的开行时间表。现在,随着中欧班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企业选择通过中欧班列将货物运往国外市场,货物品类由开行初期的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日用百货、食品、木材、家具、化工品、机械设备等53大类5万余种,单列平均运量较开行之初提升34%以上,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开行频次越来越高,一些线路因此形成了固定的开行时间,让客户有了稳定的时间预期,从而吸引更多人选择中欧班列,形成良性循环。
西安一超市,产自哈萨克斯坦的蜂蜜(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摄)
优化服务、打通堵点、提高效率,中欧班列这条国际物流黄金通道越来越通畅,有力服务和带动欧亚间的经贸往来,取得举世瞩目的亮眼成绩。我们相信,随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在下一个十年乃至更远的未来跑出更好的成绩。(央广网评论员 陈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