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走入西藏。广袤高原上,从绿意盎然到民生暖意,从民族交融到兴边富民,焕新之变无处不在,涵养出愈发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
“绿”:守护好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9月的藏东南,尼洋河畔绿意葱茏。今年3月在河畔荒滩种下的桃树,枝干渐长,明年春天就会开出粉白的桃花。
“以后这里会像下游的雅尼湿地一样美丽。”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村民尼玛曲吉说。
2021年以来,雅尼河谷累计绿化国土面积8419亩,来自巴宜区、米林市5个乡镇的村民参与其中,让黄沙不再、枝叶渐长。
种下的是花草树木,改善的是生态环境,提升的是居民生活质量。
“过去这里缺林少绿、荒山秃岭,每天看着光秃秃的山,心情都不好了。”拉萨市民曲珍望着绿意盎然的南山公园,回忆起10多年前的景象。
2021年起实施的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计划用10年完成营造林206.72万亩,将拉萨打造为青山拥南北、绿水绕古城的生态宜居高原城市。
过去15年,青藏高原正在变湿、变绿。无数人付出艰辛努力,只为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暖”:民生温度标刻幸福
雪域高原上,煮饭做菜不易熟、传统高压锅操作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一直是困扰农牧民群众的生活难题。
2022年,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组织有关机构、企业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深入不同海拔地市调研测试,创新研发出更省心顺手的高原多功能炊具。
“使用这种高压锅,单手操作就可以泄压,不烫手、不喷溅;锅盖会显示温度,还有报警功能,更安全。”西藏尚厨炊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久和介绍说。
2023年,69万只高原炊具走进农牧民家中。崭新的“高原锅”、丰富的食材,烹饪出幸福的“呀咕嘟(好)”味道。
暖意也在雪域高原上的“天下第一道班”蔓延。
109道班承担着唐古拉山口的道路养护保通任务。这里被称为“生命禁区”。70年来,一代代高原养路工人在这里深深扎根、甘作路石。
“感谢你们在雪域之巅,一直默默守护这条神奇的天路,温暖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救助站里的200多面锦旗、4000余封感谢信,写满过路人对养路人的感激,也映照出一幅幅民族团结的感人画面。
对口援藏工作开展30年来,17个省市和数十家中央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助力重大民生问题的改善提升。
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3.1年;400多种“大病”不出西藏,2400多种“中病”不出市地,常见“小病”在县级医院基本就能及时治疗……一件件惠民实事、一项项民心工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融”:茶和盐巴永不分离
“突切囊(感谢)!突切囊!”今年年初,凛冽寒风中,尼玛次仁和汉族志愿者蓝明峰为一名腿脚不便的病人送去拐杖。临行前,这名受助群众将亲手做的饼子塞到两人手中。
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洛康萨社区,各民族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11年来送医送药、照顾老人……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尼玛次仁说:“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助,亲如一家。”
同吃一桌饭、同上一堂课、同感民族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青少年心田。
阿里地区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广场旁,指着展板上的“扎根雪域高原的玉麦姐妹”,六年级学生扎西旺姆自豪地说:“这些故事我都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每次讲,大家都凑过来听。56个民族本来就是一家人!”
不只是社区和校园。漫步拉萨,古色古香的八廓街,天南海北的各族商户“比邻而市”;驻足阿里,街头巷尾其乐融融,身着多彩民族服饰的老人、孩子和青年,传递出幸福和喜悦……
中华一家,情深意长。“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格局已然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茶和盐巴永不分离”的故事书写着新的篇章。
“兴”:绘就兴边富民新画卷
如今的西藏,21个边境县的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建成624个边境小康村,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
走进日喀则市江孜县班觉伦布村,“阿佳(大姐)”们哼着歌,娴熟操作机器……一双双巧手,编织出彩虹般绚丽的氆氇。
氆氇是藏族群众制作藏式衣物的毛织品,制作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在上海浦东援藏力量帮扶下,“阿佳格桑工坊”7月正式开放,近30名当地妇女得以在家门口就业。
类似江孜氆氇这样的产业,已成为西藏发展的一张张新名片——
在那曲,“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广泛挖掘乡村能人,助力特色产品走向广阔市场;在山南,核桃树成为“摇钱树”,带活乡村旅游、木碗加工等产业链;在阿里,日土白山羊绒享誉国内外,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软黄金”……
日子更好,心就更齐。
一步跨千年,同筑中国梦。各族同胞心相通、情相融,志相同、力相聚,同创昨日辉煌,也必将共同迎来新的飞跃。(记者舒静、王明玉、魏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