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8架“枭龙”为习近平护航,定格“巴铁”友谊|习主席的国礼故事⑧
2022-09-28 19:43:00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1
听新闻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收到的国礼中,有一张特殊的“合影”——1架印有五星红旗的专机身后,8架“枭龙”战机分列两侧伴飞护航,湛蓝苍穹下,如雁阵翱翔。

这是2015年4月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时,巴方给予的最高规格迎接礼。

“枭龙”战机护航的画面,被巴空军摄影师定格,不仅登上巴基斯坦各大报纸的显著位置,还被印制出来、精心装裱,作为国礼送给了习近平。

各国对国礼的选择都十分讲究,巴基斯坦为啥要选用“枭龙”护航照片?除了画面气势磅礴、礼仪规格空前等原因之外,更有意义的是,为习近平护航的“枭龙”战机是中巴合作的结晶。

2015年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伊斯兰堡,开始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图为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向欢迎人群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上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积极与中国接触,希望能联合研制一款先进战机。2003年,凝结着两国心血的战机“枭龙”完成首飞。战机性能优异,有力保障了巴基斯坦国家安全,被巴军方誉为“中巴最成功的合作项目”。可以说,中国是“枭龙”的“娘家”。

在巴基斯坦,“枭龙”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雷电”。在《翱翔雄心》《谢迪尔》等巴基斯坦影视作品中,“雷电”频频出镜,随同英勇的飞行员保家卫国,是巴基斯坦人的骄傲。

执行护航任务的巴空军飞行员齐善·汗说:“用‘枭龙’战机为中国领导人护航,是巴基斯坦军人所能想到的最好致敬方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巴基斯坦人用“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等诗歌般的语言来赞颂中巴友谊。在中国,巴基斯坦被老百姓称作“巴铁”,意为“铁杆朋友”。

中巴关系为啥这么“铁”?习近平曾引用古语回答:“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中巴之间的“铁”,是在无数考验中锻造的。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也是巴基斯坦从中牵线。周恩来曾说,在中美关系上,巴基斯坦是桥梁。

汶川大地震后,“巴铁”把全国所有战略储备帐篷运到灾区,来了一场“清仓”式援助;也门撤侨时,巴方军舰指挥官下令:“只要中国留学生不到,我们的军舰就不离港”;今年卡拉奇发生针对中国公民的恐袭后,巴外长当即表态:“对中国的攻击就是对巴基斯坦的攻击”……

一位“巴铁”网友留言:“我父亲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省下来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今天,我愿意捐助一切去帮助他们!”

在巴基斯坦需要的时候,中国同样是“巴铁”的坚强后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巴工人披荆斩棘,硬是在世界屋脊上开出了上千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打通了巴基斯坦北部的经济生命线,为了这条“天路”,中巴双方有800多位建设者牺牲。今年夏季,巴基斯坦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中方大批救援物资正是通过这条“中巴友谊公路”送到了“巴铁”手中。

2015年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中巴友谊,也深深影响着习近平。

“我年轻时就经常听说关于巴基斯坦和中巴友好的动人故事”。2015年4月,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在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写道:“这是我首次访问巴基斯坦,但我感觉就像到自己兄弟家中探访一样。”

那次访问期间,习近平与巴基斯坦领导人共同决定,让中巴关系再上一个台阶,在原先的“战略合作伙伴”前面加了3个字:全天候。全天候意味着风雨无阻、永远同行。放眼全球,这样的定位在双边关系中是罕见的。

“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也是我的老领导耿飚先生曾经说过:‘中巴传统友谊必然像喀喇昆仑公路一样越走越宽广。’”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演讲时说,“今天,中巴关系发展印证了他的预言。”

结束访问前,习近平与时任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一起在总理府花园最醒目处种下一株挺拔的青松。他意味深长地对谢里夫说,中巴友谊已经成为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好、发展好。

文/卡布

配音/静玄

编辑/海声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标签:
责编:路航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