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他在文中指出,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
啥是“钦差”式调研?古代的钦差大臣口含天宪、手握特权,到地方鸣锣开道、威风八面。把“钦差”与调研联系起来,指的就是端着官架子、跟基层耍领导派头的调研怪象。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出去调研,把自己当“八府巡按”,去之前电话先行、要求这要求那,到了后颐指气使、吩咐这吩咐那,对该掌握的情况只是囫囵吞枣。
这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钦差”式调研,说到底是一种形式主义。
习近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除了“钦差”式调研,类似的还有报喜不报忧的“盆景式”调研,浅尝辄止的“蜻蜓点水”式调研,调而不研、回避落实的“脱节式”调研,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等。这些华而不实的调研方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会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对,拉远干群关系。
习近平曾告诫,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上世纪90年代,他到福州任职不久,就倡导推动“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习近平还提出4点具体要求,第一条就是“要深入扎实,不搞形式主义,要真心实意地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而不是为下基层而下基层”。
2003年9月,习近平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江中学开展接访活动。(图源:《习近平在浙江》)
后来在浙江工作,习近平经常带头到各地下访。他要求下访工作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接访完不是不了了之,而是都要给群众一一回应,不搞形式主义。习近平接访时,会当场明确接手信访问题的责任单位或部门,他从来不用“研究研究”“回头再看”等说辞敷衍应付。
做好调研的基础是真实。如果看到的全是精心准备的“亮点”、认真包装的“景点”,听到的都是“标准答案”,调研就会走形变味、脱离实际。
怎么防止“被调研”?习近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说,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2002年4月,习近平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华桥乡吴屯村茶山调研。(图源:《习近平在福建》)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有一次赴南平市光泽县调研,他临时决定去紧靠江西的乡镇看看,结果发现两省边界地区不通电视电话。习近平立即指示有关部门要尽快把有线电视和长途电话覆盖到靠近省边界的偏远地区。
还有一回,在福建省政府食堂就餐时,一位副省长半开玩笑地问:“这些肉有没有瘦肉精啊?”这引起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的注意,他说:“在我们的食堂里,如果大家还担心吃到瘦肉精,可见老百姓吃的还真是不放心啊!”当天中午,省政府食堂里就开起了讨论治理瘦肉精的现场会。之后,福建上下打了一场治理瘦肉精的歼灭战。
调研不能“腿动心不动”,“身”到更要“心”到。
上世纪80年代,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时,习近平去屏南调研。当地老百姓端上一碗招待贵客的艾叶蛋给他:艾草熬出的汤汁,冲进打散的生鸡蛋里,再加些白糖搅拌。工作人员担心他喝不惯,连忙阻止。习近平摆摆手说:“要是不喝,老百姓就觉得你是官,你和老百姓就有距离了。”
习近平曾说,到边远地方去,同群众聚一聚,见见面,聊聊天,有什么不好?有些地方待上一天也可以,把情况摸透了,心中更有数。搞得深一些,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走好几个点效果要好。关键是不要弄虚作假。他说,“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
文/辛夷、静玄
编辑/钟祺
检校/山石
配音/辛夷
音频剪辑/静玄
海报/冰琦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