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25日5时许,一列装载汽车电子零配件等货物的“东盟快班”缓缓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这是从重庆正式发出的首趟“东盟快班”,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两大贸易通道在这里实现“无缝衔接”。
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中,多次关注的一条贸易线。

2024年7月30日,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一列装载机械设备、汽车和笔记本电脑的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出。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2024年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重庆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在这里,总书记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总书记勉励道:“大家在物流一线,也是在对外开放一线,通过你们的辛勤劳动,很多商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这是2024年5月5日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拍摄的兴隆场编组站和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以重庆为坐标点,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山越海;向西,中欧班列直抵欧洲;向北,“渝满俄”铁路纵贯南北;向东,长江黄金水道联通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山城“跨越山海”,正是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生动缩影。

这是2024年3月25日拍摄的重庆城市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这次来到重庆,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新时代如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总书记以六个“坚持”,给出了清晰指引。其中之一,正是:“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在广西钦州港码头,多艘海轮在排队卸货(无人机照片,2024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总书记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为西部大开放把脉定向:
在广西考察时总书记鲜明指出:“做活广西高质量发展这盘棋,棋眼就在扩大开放上”;
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过去是内陆的一个省份,现在有了‘一带一路’就不同了。这里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成为一个核心地带,成为一个枢纽地带。”



2024年9月28日,观众在广西南宁市举行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西部地区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统筹:吴炜玲
编导:何莉
记者:武思宇、李欢、李爱斌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