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让生活出行更加“无障有爱”
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
2023-09-12 09: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
听新闻

江苏苏州无障碍公交车上带有盲文的按钮。中国残联供图(新华社发)

北京首批手语导览服务已正式上线,一名听障人士在观看手语讲解视频。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核心阅读

今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将为残疾人、老年人权益保护提供更强的法治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作出规定,填补了以往法律政策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一些操作性规范空白。立法充满了温度,为改善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环境无障碍,加大建设改造力度

轮椅出行,缘石坡道基本“零高差”;居家养老,起夜行走有扶手……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社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连续贯通、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生活出行更加“无障有爱”。

2019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各地在改造过程中,共加装电梯7万部、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超4万个。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建设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阶段转变,无障碍环境建设在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早期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主要是城市盲道、小区公共建筑、住宅出入口坡道等,但现在居民对无障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包括无障碍车位、加装电梯、交通信号灯语音提示,以及对养老、助餐、休闲健身场所等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分析。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提出:“对既有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城乡道路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如何做到更有针对性?

刘李峰说,首先要进行专项“体检”,找出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随后依据“体检”结果,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人行道净化、城市更新行动等工作进行改造提升;在无障碍设施建成后,还要建立运营维护机制,让它们的功能正常发挥。

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解决困难群体上下楼难题的有效手段。2018年以前全国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只有5000部左右,此后逐年增加,今年前7月已加装约1.8万部,发展迅速。

刘李峰介绍,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统筹使用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支持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加装电梯。在具体实践中,各地采取“业主自筹、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银行推出“加梯贷”金融产品等,进一步缓解了居民筹资难度。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法规、抓好标准实施监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宣传引导。

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薛峰认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还需系统化推进。纵向看,要加强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全过程管理力度;横向看,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市政建设、公共交通、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需要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信息无障碍,加快弥合“数字鸿沟”

现今,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一机在手,走遍天下”的生活日常。但是对残疾人和老年人来说,由于不能熟练操作手机,反而出现了打车难、看病预约难、缴费难等问题,弥合“数字鸿沟”成为数字化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无障碍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弥补身体机能、所处环境等差异,使任何人都能平等、方便、安全地获取、交互、使用信息。

“我们努力推动实现适老化及无障碍服务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邵道新表示,面对一系列现实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行业力量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工作,助力老年人和残疾人拥抱互联网,乐享数字生活。

针对信息无障碍,国产手机推出多项功能:大字体、高音量、页面简洁,老年人用起来更方便更省心;通话内容自动转换为文字,听障用户也可以流畅接打电话……近年来,荣耀手机已累计开发17项适老化及无障碍服务需求并实现落地应用。“我们希望能让每个人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刘小军说。

针对目前残疾人和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化产品、网站、APP时遇到的困难,工信部先后印发《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截至目前,已指导1735家(个)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比如,一些地图类的APP推出无障碍导航功能,帮助残疾人尽量避开台阶、陡坡等障碍物;一些出行类的APP,上线“一键叫车”功能,方便老年人独自外出时打车。

AI手语翻译软件为听障者与健听人搭建流畅的交流平台、老年智能手表不仅可以监测血氧还具有跌倒报警功能、智能照护机器人帮助老人完成洗衣等家务劳动……近年来,一批无障碍智能终端产品研发投产,提高了残疾人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企业联合组成的志愿团队广泛开展公益性信息化培训,深入老年社区、养老院、老年大学等,已为超过220万老年人提供常用APP应用辅导、面对面讲解等敬老爱老服务。此外,工信部发文鼓励高等学校增加信息无障碍相关课程,开展助残助老理论及技术研究。

“信息无障碍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发力。”邵道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为契机,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规模有效扩大、层级不断深入,显著提升产品服务供给质量和用户体验,更好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多样化、深层次的信息需求。

政策有温度,凝聚强大社会合力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着力解决残疾人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我很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新时代!”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王小莉说。虽然右手残疾,但王小莉并没有失去追逐梦想的动力,在审判工作和残疾人权益保护事业中努力发光发热,是当地群众熟知的“左手落槌法官”。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的重要、迫切需求。在立法过程中,各级残联和广大残疾人代表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虽然我看不见,但每次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讨论,都能感觉到关怀与温暖。”来自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是一名盲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永澄就曾建议加强大字版教材的出版和供应,满足低视力学生的需求。

“立法过程中,有关部门邀请了来自基层的残疾人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认真对待大家的立法建议,探讨可行性。”谈及法律的出台,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同样感触颇深。

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高度重视广大残疾人、老年人的需求,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学习宣传,常态化组织残疾人代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和工程建设体验试用,充分发挥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在落实法律、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残联维权部主任周建表示。

在实现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人才培养作出专门规定,明确国家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对此,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孙计领表示:“社会各方面支持和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氛围愈加浓厚,有助于带动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持续提升,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贯彻实施,对无障碍专业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周建表示,下一步,中国残联将推动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和鼓励无障碍人才培养,推动更多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无障碍专业等。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2日 07 版)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