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长,我来看您了!这一天我已盼了几十年。”3月27日上午11时许,扬州市江都区烈士陵园,一等功臣、扬州籍烈士杜治贤墓前,74岁老兵王太平眼含热泪,将带来的美酒洒在墓前。

祭奠活动现场
56年前,王太平在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服役。一次施工时,遭遇山体塌方,值日班长杜治贤为救他壮烈牺牲。到杜治贤墓前祭奠,是王太平多年的愿望。近日,在“扬州好人”、江都区龙川情优抚社工事务所负责人沈巧云的帮助下,王太平由女儿陪同,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出发,赶到江都,祭扫心中一直铭记的老班长。

王太平和女儿擦拭墓碑
红色档案
扬州籍烈士为救新战士壮烈牺牲
一张发黄的《人民日报》上,详细报道了杜治贤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
1969年5月18日中午,值日班长杜治贤带领30多名战士,在河北某地进行国防工程施工作业。
在施工中,杜治贤越是艰险越向前,处处抢着困难干。
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叫喊:“塌方啦!”
听到喊声,同志们迅速撤出险境。杜治贤以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责任感,迅速地环视了整个作业面,发现新战士王太平还没有脱险。
眼看塌方的巨石就要砸下来,在这生死关头,杜治贤临危不惧,转身朝王太平扑去!刹那间,轰隆一声巨响,数十立方米的石头从峭壁上塌下来,杜治贤和王太平被压在下边……
塌方后,工地上的兄弟连队和民兵们迅速赶来。大家不顾峭壁上的石头不断往下掉,坚持战斗,奋勇抢救。经过紧张的奋战,新战士王太平安然脱险了。可是,杜治贤光荣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杜治贤同志牺牲后,北京军区党委为其追记一等功,并发出通知,号召军区各部队学习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多年来,我一直寻找老班长安葬地,但一直未能如愿,只知道老班长老家在江苏。”王太平说。
今年3月5日,王太平接到一个来自江苏扬州的电话,对方是江都区龙川情优抚社工事务所负责人沈巧云。相互确认身份后,沈巧云邀请王太平清明节前,为杜冶贤烈士扫墓,老部队也将派人参加。
“我一直在寻找老部队,寻找我的老班长,现在终于圆了这个梦!”王太平激动得哽咽。沈巧云同样激动不已,因为她为了寻找王太平,已经花了近8个月时间。
千里牵线
“扬州好人”找寻当年被救新战士
去年8月的一天,沈巧云接到武警北京总队某中队负责人的电话,希望她帮助寻找扬州籍烈士杜治贤安葬地及其后人,以及当年救下的新战士王太平,以更好地搜集杜治贤烈士事迹,传承其革命精神。该中队前身是杜治贤生前所在连队,因为搜索到江都区龙川情优抚社工事务所公众号推送过杜治贤烈士的革命事迹,所以联系上沈巧云。
“弘扬传承烈士精神,作为烈士的家乡人,责无旁贷。”沈巧云很快在江都烈士陵园找到杜治贤烈士墓地,并根据籍贯线索找到邵伯镇渌洋湖村。在凤凰二组11号杜治贤家的老屋内,一块长约2米的牌匾已斑驳脱落,但“光荣之家”四个大字仍清晰可辨。
渌洋湖村老村主任汤大兴介绍,杜治贤兄弟姊妹共有5人,他是老幺,当兵前未成家。1969年5月19日,杜治贤牺牲的消息传到老家,当时正是三夏大忙,村民放下手中农活,涌向杜治贤烈士家中,安慰其家人,大家都悲痛落泪。目前,杜治贤的兄弟姊妹有的已经离世,有的乔居外地,有一名外甥还在本地。
在渌洋湖村,沈巧云还找到83岁老兵李春华。李春华与杜治贤同村,同年入伍,同在一个连队。杜治贤牺牲后,所在班被命名为英雄班,李春华担任英雄班第一任班长。老人珍藏着一张拍摄于1971年2月10日的老照片,照片上方写有一行字:“英雄杜治贤生前所在连全体合影”。
李春华说:“杜治贤在部队一直很努力、很优秀,当司号员时是司号员标兵,当保管员时是团里有名的‘红管家’和节约标兵,当班长时又是全营的标兵班长。”
对于当时救下的新兵王太平的籍贯,因为时隔数十年,李春华印象不是很清晰,只记得不是北川,就是江油。沈巧云联系到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方确认王太平籍贯是北川,并提供了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电话。经过一路追踪,沈巧云终于联系上王太平。
精神传承
“烈士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行的火炬”
“立正,稍息!现在开始点名。杜治贤——”
“到!”全体官兵齐声应答,洪亮的声音响彻云霄。

杜治贤烈士照片及遗物
这是杜治贤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武警北京总队某中队新兵入伍第一次点名的场景。英雄虽已离去,但是他的革命精神始终在赓续传承。数十年来,该中队已形成惯例:凡新兵下连队、老兵复员退伍、执行重大任务前等关键时间节点,都要组织一次特别的点名仪式,第一个点到名的是杜治贤烈士,大家齐声应答,牢记杜治贤烈士的革命精神。
在该中队荣誉室里,一等功臣杜治贤烈士的照片被编为第1号。在杜治贤烈士精神感召下,该连队(中队)始终保持“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股劲”战斗姿态,出色完成国防施工、抗洪救灾、重大安保等各项任务,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1次荣立集体三等功,94名官兵荣获二等功、三等功……
“祭奠先烈,不仅仅是追思与缅怀,更是传承与践行。烈士留下的不仅仅是感天动地的故事,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在祭奠活动中,武警北京总队某中队代表在发言中说,“烈士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行的火炬。”
家乡人民也始终铭记杜治贤烈士。
杜治贤烈士牺牲后,每逢5月18日这一天,电影队定期到村里放电影,以此纪念杜治贤,这一活动延续多年。
在《扬州市革命烈士传(1949—2013)》一书中,刊载着杜治贤烈士英名和事迹。
……
祭奠活动现场,武警北京总队某中队向龙川情优抚社工事务所赠送锦旗——“赓续红色血脉 守护国家记忆”,金色字体熠熠生辉。
“找寻烈士,传承革命精神,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沈巧云说。
记者 嵇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