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周思雨)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推出一系列规模大、范围广、破坏性强的关税政策,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多国人士及国际舆论指出,美国单方面挑起全球贸易战并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美方霸凌胁迫之举逆世界潮流而动,只会害人害己。
将世界经济置于危险境地
如果将一系列最新关税措施相叠加,美国关税税率将攀升至一个多世纪以来最高水平。不少媒体报道说,美国在历史上屡次挑起贸易战,当前做法更是变本加厉。

彭博社刊文将美国称作“全球贸易战的始作俑者”。文章说,如果所谓“对等关税”全部生效,这将是美国自196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加税,而“白宫没有任何后备措施来避免经济衰退”。
斯里兰卡卫报网刊文说,美国继近一个世纪前发动全球贸易战后,如今再次挥舞“关税大棒”,正将世界推向“经济灾难的悬崖”。文章说,1930年,美国推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贸易伙伴全面加征关税,导致国际贸易骤降,加剧了全球大萧条。如今,美国推出加征关税政策,或将重蹈覆辙。“贸易战并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反而会加剧问题。《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本应让我们引以为戒,而如今,我们却又站在了潜在经济灾难的悬崖上。”
《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一书作者、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欧文认为,当前“关税战”激烈程度已“远超历史常态”,美国将关税税率提高到百余年来峰值,或将触发20世纪30年代以来首场全球贸易战。
科摩罗主流网络媒体科摩罗新闻网批评美国以“全球贸易警察”自居发起关税战,不仅是蓄意挑衅,更是犯下战略错误,由此引发的经济紧张局势让世界变得十分脆弱。
克罗地亚经济分析师佩塔尔·武什科维奇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可能成为“全球经济衰退的导火索”。从全球股市剧烈波动可以看出,经济衰退迹象已经显现,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面临美国带来的风险。
比利时《回声报》副总编辑塞尔日·夸德巴什认为,美国关税政策试图“通过暴力手段重塑贸易”,这已导致现行国际经贸规则“荡然无存”,美国还将最不发达国家拖入“荒诞的关税战争”,让这些最脆弱群体成为受害者。
“脱离经济常识的独角戏”
“独角戏”“闭关锁国”“共同繁荣的绊脚石”……国际社会批评美方单边主义做法背离经济常识,企图转嫁国内危机,终将给美国自身带来重大冲击。

古巴官方新闻网站“古巴辩论”刊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的文章说,美国关税政策犹如建立在经济谬误上的“独角戏”,在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的同时也伤害美国经济。文章指出,美国贸易逆差根源在于财政失衡、储蓄率低下等结构性问题,加征关税实为推卸责任,“甩锅”他国。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高级研究员布萨尼·恩格卡韦尼认为,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振兴制造业纯属“经济误判”,关税已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单方面施加的惩罚性关税”是“贸易和共同繁荣的绊脚石”。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加剧世界经济放缓风险,会让保护主义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蔓延到其他国家。
关税无法解决美国“痼疾”,还加剧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罗恩·怀登斥责特朗普政府推行“经济恐怖主义”,“由于毫无意义的贸易战,美国农民和出口商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蒸发,就业岗位被摧毁”。
“全球经济碎片化制造者”
不少学者指出,美国逆世界潮流而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各国大搞“关税霸凌”和“经济勒索”。

在美国咨询机构差异集团创始人丹·斯泰因博克看来,美国关税政策更像是“经济勒索”,试图向全世界收取美国无权享有的“经济租金”。若不制止美国对他国的敲诈和欺凌,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受损。
哈萨克斯坦哲学、政治学和宗教学研究所首席专家鲁斯兰·伊齐莫夫把美国比作“全球经济碎片化制造者”。他说,美国关税政策标志着其加速背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保护主义抬头将带来更严重的经济碎片化。
博茨瓦纳经济学家塞涅·奥布森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对全球价值链产生颠覆性影响,让像博茨瓦纳这样高度依赖外贸的国家发展风险陡增。
德国著名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告诉记者,美国刻意忽略本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巨大顺差,宣扬“贸易吃亏论”。当前,全球供应链高度融合,实行高关税是对全球产业体系运行的不当干涉。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告诉记者,美国打着所谓“国家安全”和“公平贸易”的旗号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实则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让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喀麦隆《经济日报》刊发非洲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塞莱斯坦·蒙加的文章说,美国保护主义导致全球贸易秩序混乱、贸易战升级和西方市场封闭,可能引发代价高昂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依赖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国家,影响尤为严重。
巴西亚马孙联邦大学经济学教授米歇尔·林斯认为,美国保护主义贸易政策可能成为“危机催化剂”,“我们需要的是对话、确定性和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