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华彬 图/玉峰鹿鸣工作室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17条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在千万以上规模,这一群体已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最主要来源。当前,正值“金三银四”应届生求职旺季,这17条政策举措的发布将有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目标。
就业新政为青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要像呵护幼苗般培育毕业生就业”,这一温暖倡议已成为全社会共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在筑牢企业用工“基本盘”的同时,激活就业服务“微循环”。各地创新实践的“就业服务专员”机制,让政策红利直抵基层;人社部门打造的“云上招聘”生态,实现了人才供需的智能匹配;特别为困难群体定制的“成长护航”行动,更以暖心服务传递信心力量。随着政策创新不断深化,就业工作正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已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路径。在实践层面,我们看到,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研发一线锤炼技术,高校引入“AI面试模拟”等数字化实训平台,这些创新举措正重塑着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崛起,不仅催生了“智能制造工程师”“新能源运维师”等新职业,更孕育出“社区健康照护师”“智慧农业技术员”等新兴岗位。毕业生们既可以在新兴产业大显身手,也能在乡村振兴、银发经济等领域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精彩人生篇章。
为满足新生代“面包与远方兼得”的就业诉求,各地创新推出系列举措。“校企直通车”精准对接供需,“行业专场招聘”覆盖多元领域,助力青年乘上职业发展快车;“定制化培养班”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平滑过渡;灵活用工、斜杠职业等新模式,为年轻人开辟了职业发展的“新赛道”;高校领导带队“访企拓岗”,深挖就业资源。这些实践生动诠释,当就业市场突破单一标准,构建起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生态,必将释放青年人才的蓬勃创造力,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舞台。
在新时代就业的壮阔画卷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维施策引领发展节奏,企业源源不断的岗位供给奏响发展强音,高校与时俱进的育人创新谱写华彩乐章,汇聚成磅礴的时代合声。我们必将看到,每个梦想都能找到生长的沃土,每滴汗水都将浇灌出幸福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