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福建泉州的簪花围在江苏淮安的运河畔绚丽绽放,当新疆克州的少年与江苏小将在绿茵场上并肩奔跑,当意大利、德国的企业高管为常州球队呐喊助威……这个夏天,“苏超”,正以足球为针,将跨省的文化丝线、跨地域的情感经纬、跨国的经济脉络,缝制成一张流动的联结网络。
簪花映运河,
两地书写文旅“破圈新答卷”
头戴艳丽的簪花围,身着中国红,7月6日,第六轮“苏超”淮安队主场对阵常州队开赛之际,淮安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外,一群远道而来的泉州球迷格外引人注目。
“这次旅程让我们感受了一波‘苏超’热浪和淮安人民的热情。”泉州广播电视台主播唐艺斌头戴簪花围、手举全景相机,正在场外市集记录这热闹场景。他与170余名泉州球迷跨越1200公里“簪花北上”。这场淮安、泉州两地文旅部门联动促成的活动,为“苏超”赛场带来了浓浓的闽南风情和“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
比赛日当天,70余家商户相聚“苏超”主题文旅消费市集,为观众带来淮安、南京、常州、泉州等地特色美食。在“泉州茶”摊位上,乌龙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凤鸣、王宝峰父子俩忙着沏茶、赠饮。王宝峰欣喜地说:“借着‘苏超’的热度推广家乡茶,效果超出预期!”
为承接这波“赛事流量”,淮安文旅集团联合省外资源,打造了“簪花北上,跟着赛事游淮安”等特色主题线路,组织“十四妹”黄石助力“苏超”等活动,推出融合西游文化体验、淮扬美食品鉴和运河古镇漫游的一站式套餐。此轮赛事共接待外省市球迷500余人,拉动了景点、餐饮、住宿等业态协同增长。“未来我们将结合航班和客队城市特色,设计‘跟着赛事去旅行’主题路线。”淮安市全域文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丹婕介绍。
“我们在现有项目基础上,推出包个飞机看苏超、乘坐航班游淮安项目,接下来,将与淮安文旅共同谋划,协调航司机票、安排接机。”淮安机场市场营销部副部长朱锐说,“苏超”开赛以来,机场客流整体增长,6月份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8.30%。
绿茵连山海,
足球架起“无边界课堂”
作为南京市对口援疆城市,伊宁市用谐音表白:“无论比赛第几,‘宁’是咱永远的‘南’哥。”常州对口支援新疆克州乌恰县,当常州队陷入“笔画保卫战”,克州幽默回应:“全名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笔画够不够借你?”诙谐互动传递着跨越山河的情谊。
绿茵场边的战术板上,不仅画着传球路线,更铺展着教育蓝图。“苏超”赛事掀起的体育热潮,正以足球为纽带,撬动着对口支援地区的教育生态升级,为教育协作的种子提供了最温暖的土壤。
绿茵场上的相遇与交融,是这粒种子破土而出的见证。7月8日傍晚,常州市足球训练基地迎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足球少年。
哨声响起,一场跨越地域的友谊赛拉开帷幕。克州少年起初动作略显生疏,训练赋予他们的敏捷与爆发力逐渐在一次次奔跑抢断中展露无遗;常州少年足球队则以娴熟的脚法掌控节奏。比赛下半场,两队混合编组,地域界限在并肩奔跑中被彻底消融。
一名常州小球员兴奋地分享:“新疆小伙伴跑得真快!我们一起进球的感觉,比赢了比赛还开心!”这绿茵场上的汗水与欢笑,正是最真实、最深刻的“无边界课堂”,协作精神与手足情谊在奔跑中悄然生长。
体育交流的深远价值,更在持续落地的赛事与设施建设中扎根发芽。4月,2025年克州足球联赛在由江苏昆山倾力援建的阿图什市足球公园启幕,联赛为期8个月,举办近800场赛事。7月初,伊宁县体育中心同样灯火通明,江苏援伊·南通工作组鼎力支持的2025伊宁县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激战正酣,赛事不仅点燃了边疆孩子的足球梦想,更是江苏援疆“苏韵伊情”工程的鲜活缩影。
外商齐呐喊,
赛场外投下“信心票”
“常州加油”“疯狂打call”……7月6日,109名外商举着各式助威标语,乘坐G8286前往淮安时,“苏超”常州队已然在赛场外攻入了漂亮“一球”。“我是常州队的第‘12’人!”意大利曼泰克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特里·里戈在高铁上难掩激动。
“在常州已经工作了10年,妻子收藏的常州梳篦成了家里的装饰品,儿子做的剪纸贴在企业足球场的文化墙上。‘苏超’是读懂中国的一把钥匙。”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常州)有限公司CEO塞巴斯汀·巴洪全家组成“后援团”奔赴赛场。
这位资深德国球迷敏锐捕捉到深层共鸣:“常州队战绩虽起伏,却始终在进步,像极了这座城市的务实——不抱怨、不服输,永远向前!”
看台上的助威声,也转化为对常州产业环境的坚定信心与切实投资。6月,全球工业自动化气动元件巨头SMC负责人在看完常州队的表现后,盛赞常州队精神不屈、战斗不止,正是看中了常州的匠心与创新,企业计划将研发团队放在常州,实现企业成长与城市发展共振。
随着“苏超”的深入,常州持续增强“外向力”磁场。今年1—6月,常州上报实际使用外资8.52亿美元,预计同比增长8.3%。目前,现有外商投资法人企业3000多家。外资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利税的贡献占到1/4,出口占比超1/3,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30万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易梦涵 徐维庆 许愿
记者手记 >>>
足球飞越的何止是草坪
站在淮安奥体中心喧嚣的看台上,泉州簪花围的绚烂与运河古韵交融,不同口音甚至语言的呐喊汇成同一种助威的声浪。此刻,“苏超”承载的,早已超越了一场省级足球联赛。它更像一个强大的“场域”,吸附、融合、转化着远超体育本身的力量。
深入采访,这个“场域”的轮廓愈发清晰。它是一枚精巧的“文化梭”:当簪花围跨越千里“闯”入运河畔的市集,海丝风情与运河文明在乌龙茶香中奇妙交融,正是“破圈”最鲜活的注解。它更是一张强劲的“经济网”:看台上外商们“常州加油”的声浪,最终都化作外资落地常州的抉择。赛场外,7月5日,江苏省内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夜间餐饮消费额较赛前飙升40%。足球成了催化文旅消费、凝聚投资信心的特殊介质。
而最打动人心的,或许是它架起的那座无远弗届的“桥”。足球滚动的轨迹,正悄然缝合着地域的鸿沟,播撒下理解与友谊的种子。这种情感连接,价值远非短期经济数据所能衡量。
“苏超”可探索的价值,不仅在于热闹的赛场和增长的数字,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以体促融”的区域协同发展新范式。足球,这个世界语言,成为最强效的黏合剂,让文化、经济、情感的“丝线”在奔跑、呐喊、合作中被紧密编织。其激发的能量是惊人的——转化为文旅消费的订单、外商增资的决策,更化为孩子们心中对远方伙伴的善意与对未来的憧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