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全域、全链条,“苏超”串起的“经济盛宴”
2025-07-19 18:10  来源:我苏客户端    
1

江苏,这个曾被网友调侃“没有夜生活”的地方,今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火热“出圈”——一只足球引发的狂欢从球场很快向外蔓延,点燃了所有城市的角落,或者说正是外围的热情把球场中心的这只球燃得更激烈,释放出势不可当的能量。它就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又称“苏超”,短短几个月,这只球转遍了江苏各地的体育场,转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度,转化成多产业互通的经济盛宴。

主场破界,全民沸腾

7月5日晚,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迎来第六轮对战,徐州市体中心体育场内,30161名现场观众将看台挤得水泄不通。这场徐州队对阵南通队的比赛进行到第24分钟时,南通队20号球员张浩楠在大禁区外一脚远射,攻进比赛首球,瞬间引爆全场。

欢呼声,不仅来自球场内,许多不能跟随主队亲临现场的南通球迷,在同一时间也分享着这份喜悦。当晚,据不完全统计,南通全市共设立了包括广场、商超、酒吧、小区等67处“第二现场”大屏观赛点,收看直播的球迷约30.06万人次,整座城市成为“露天的球场”。

不在第一现场又如何?江苏13个地市的各核心商圈、街区、景区、社区广场等,都精心设置了“第二现场”观赛点。面对“苏超”的爆火,南通在全省创新提出“全域是主场”的概念,提出抓住用好赛事流量,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的确,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精准击中了“苏超”的本质,作为一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苏超”的球员来自各行各业,“苏超”的观众更覆盖男女老少,主场——也从来不只是球场,它早已从封闭的赛场,流向城市的“毛细血管”,流向百姓的“市井烟火”。

体育博主施骅伦观察到,为办好赛事,江苏各地政府部门通力协作,将“氛围感”拉满,为“全域主场”开了个好头。例如,“苏超”各球队的比赛信息由各城市官方发布平台推送,触达的人群更广了。再例如,在常州恐龙园或天目湖游玩时,处处可见“苏超”元素。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努力。作为官方媒体,南京发布撰写的《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一文,更是官方层面为赛事成功造势的关键之举。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对江苏3189位常住居民开展的专题调研显示,本次“苏超”赛事创新传播矩阵,实现了“官方推介和民间创作”的全方位传播,形成“出圈”效应。超九成(95.2%)江苏居民知晓“苏超”,其中非常了解的占近三分之一。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王宗平分析,过去二十多年中国足球长期低迷,人们的期望与现实反差巨大。“苏超”的火爆是对这种缺憾的补偿性崛起,凝聚了江苏人民的家乡自豪感。

王宗平回忆,多年前奥运会、世界杯转播时,在广场、商场、公园等人场所也有聚集观赛现象,但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今不仅有球迷的激情,还有更多普通市民的关注,“不管是对手踢得好,还是自己家乡的队伍踢得好,大家都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鼓掌。”

撬动消费,融合生金

为“苏超”加油的热情,也悄然转化为一种更具体的冲动:为“苏超”代言,为这份认同感“买单”,这自然而然带动了商文旅体消费的拓展。赛事期间,江苏多个商圈、景区推出打折、免票等组合优惠,打造“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为火热的市场再添“一把火”。无锡队与常州队比赛日,两城还一同在江阴外滩设置了双城美食节,路过的市民均可免费品尝。江阴市商务局党委书记李宁介绍,现场设置了约100个美食摊位,提供无锡特色小笼包、酱排骨、马蹄酥以及常州天目湖鱼头汤、萝卜干炒饭等。政府还联合打车平台为球迷提供最高6折的打车优惠。

从球场狂欢到消费盛宴,商文旅体的深度融合打破赛场边界,辐射至各个维度。各商家也主动“请战”,积极参与“票根+”等权益活动,将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赛期(6月28日至6月29日),苏州、盐城、泰州、南通、连云港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较上周末增长24.44%。银联商务数据显示,5个主场城市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较上周末增长12.53%。

客场城市文旅消费同样火热。淮安市文旅集团楚云文化公司总经理助理靖伯强介绍,他们在赛事期间设置超高清露天大屏全程直播赛事,从舌尖美味到购物狂欢,持续撬动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初步统计,相关景区客流量较平时增长近3倍,外地游客占比超6成,有效带动了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靖伯强说。

除观赛票根享住宿、酒店、餐饮优惠外,各城市的暖心服务也默默底着市民游客的“苏超”体验感:不少城市开通了高铁站直达观赛场地和热门景点的免费巴士;一些城市的政府和公共停车场对客地城市牌照的车辆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市民自发组织的爱心车队全城出动,为外地游客提供贴心“接送服务”……可见,“全域主场”的魅力,不止于“观赛”的“全域”,还在于“参与”的“全域”——政府精心调度、商家创意涌动、市民自发行动,成就了一场心照不宣的共同奔赴。

某品牌咖啡主理人蒋佳辉说:“为了应援这次的苏超,我们门店针对所有的球员是免费的,同时,所有的球迷凭票根可以全场打八五折,打卡会送我们自制的杨梅汤。同时,后期也在筹备一些应援的小物件送给球迷们。”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吕永刚认为,“苏超”最珍贵的馈赠,或许正是它点燃了城市街巷间最纯粹的欢乐,熔铸了同城一心、城城相惜的团结纽带。这正是体育超越胜负、直抵人心的魅力所在,也为未来探索更广阔的商文旅体深度融合提供借鉴。“做好以赛引流、文旅体商联动发展这篇大文章,关键要全民参与,共同维护好‘苏超’这个仍在成长中的超级IP,多做便利消费、场景创新、价值增值的事情,多为大家提供更多的美好体验、更多的情绪价值,我想‘苏超’就能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吕永刚说。

产业创新,借势腾飞

“全域主场”的魅力,更深远地体现在点亮了产业创新的“火花”,深度赋能传统产业。最近,“苏超”南通队赞助商91家纺网,通过搭建专区汇聚二十多家家纺企业的近万件产品,将赛事流量高效转化为销售实绩。其电商平台上一款融合足球印花与蚕丝工艺的创新产品——蚕丝运动夏被,上线不久即售出2000多条,销售额达30万元,并带动其他产品销量提升30%。江苏九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91家纺网创始人黄永峰表示,平台上与“苏超”相关产品的搜索流量已增长1000%,销售额突破百万元,希望随着比赛进行能给南通家带来更大销售活力。

淮安一家人造草坪生产企业受“苏超”影响,订单火爆,在股票市场表现抢眼,连续六日涨停。在这场全民“玩梗”、深度参与的“苏超”热潮里,“泼天的流量”还涌入了“隐形的战场”,二创视频、周边文创产品等,让江苏十三座城市的独特面孔在欢呼声中被清晰铭记。中华恐龙馆景区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卢启迪介绍,恐龙景区围绕“苏超”主题已研发完成8款产品,包括主题帆布包、恐龙妹公仔和包挂、拍拍乐等系列,都已投入生产,今年产品更新迭代速率超30%。

泰州逸藩饰品则在短短两天内敲定了连锁超市10万把融合“苏超”城市IP与网络热梗的扇子订单。公司设计师表示,围绕“苏超”的冰箱贴、钥匙扣、帆布包等系列周边正在加紧打样生产,目前已接到订单30多万元,正全力备战。董事长任健从中看到了“未来”,他认为除了传统IP,从文旅和当地特色切入进行深入研发生产和定制,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蓝海。

当宿迁项王故里景区因“楚汉梗”客流翻倍,当常州恐龙园的“恐龙妹妹”玩偶预售三天即万——“全域是主场”的“苏超”,不仅记录着消费增长和产业延伸,更记录着这片土地上人们因热爱而相聚、因拼搏而共鸣的脉搏,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集体记忆与城市荣光。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王宗平从体育与生活的本源出发,点出“苏超”更深层的意义:足球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当足球真正走进街头巷尾时,中国足球才真正开始。足球也是一种能力,经济搭台,体育唱戏,能给人们带来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信心。

“苏超”的哨声虽会暂停,但它点燃的火种已在江苏大地上播撒。它证明了体育可以如此紧密地融入城市肌理、激发全民热情、驱动产业创新、熔铸地域认同,为建设更具活力和幸福感的美好城市提供极具价值的探索。从打造城市品牌与产业发展的维度,中商数据联合创始人周长青建议,借势“苏超”,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提质与城市长远发展:“让普通人参与其中,去代言‘苏超’,去360度地宣传城市形象,这是一种很好的借鉴。对城市运营者而言,如何抓住机遇开展服务业升级、品牌商业载体升级迭代和产业完善,还需久久为功。”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李秋雨 顾倩颖 刘正则

标签:
责编:郝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