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 勇争先——2025半年经济观察】出口顶住压力,划出“向上曲线”
2025-07-24 19:02  来源:我苏客户端    
1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省外贸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江苏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增幅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9%。

在太仓港一期码头堆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储能柜、风电设备等各类货物有序堆存,正等待装船出海。今年上半年,太仓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1万辆,同比增长约159%。太仓港一二期码头商务部经理邹卫介绍:“4月份单月,我们以集装箱方式的汽车出口就达到了17,000台左右,也是创造了单月作业量最高水平。5月、6月整个码头的出货量也都是比较饱和的。”

机电产品正日益成为江苏出口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南京海关统计,上半年,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3万亿元,增长10.4%。其中,“新三样”产品出口864.3亿元,增长3.5%。

今年,在更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江苏外贸出口为何能顶住压力,划出“向上曲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峰分析,这与江苏外贸自身的发展结构有比较重要的关系:“首先是江苏外贸的主体结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比几乎相当,民营企业有充分的活力,外资企业又展现出它出口的主力军的作用,所以能够双管齐下,较好地应对外部冲击。第二个是江苏贸易的市场结构相对合理,尤其是近年来对‘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没有受到太大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第三个原因是江苏的产品结构,从传统的‘旧三样’向‘新三样’进行了较快的转型升级,这也符合各国人民消费的一个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苏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9万亿元,增长9.5%,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4.5个百分点,“一带一路”交汇点贡献突出。而中国制造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不少企业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国际市场上,凭借性价比优势与技术竞争力获得订单。

在徐州新沂,一家企业重点开发的大容量智能冰箱系列,凭借节能环保优势,成为外贸订单中的爆款产品。企业综合管理部部长石耀介绍,国际贸易形势倒逼企业加快智能化升级步伐。企业投入了3000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在此基础上打造5G智能生产车间,整个生产效率提升了35%。目前工厂里共有3条生产线,可以同时满足国内外不同标准的产品需求。

今年以来,为了有效帮助出口受阻企业,京东、美团、永辉、盒马等主要电商平台和批发零售企业纷纷为外贸企业建立“内销直通车”;各地政府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对接行业展会、境外展会……各家企业则抓住机遇,主动求变。外贸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增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南通市商务局外贸处处长黄玥说:“我们支持和服务企业开拓多元国际市场。上半年制定境外展扶持政策、打造南通名品海外行5场展会活动、服务企业参展广交会、华交会等,初步统计,上半年已服务800多家参加境内外国际展会40余场。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境内外的展会组织,延续打造外贸新模式,从源头上增强我市的外贸发展后劲。”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峰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还将持续,应对不稳定性,企业需进一步加快产品与市场转型。一方面,企业要立足于自身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另外一方面,企业不能简单地利用海外生产基地进行转口,而是要从“走出去”上升为“走进去”,调整海外部署策略,在海外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不仅仅在海外加工,还要进行适当的中间品的制造。

标签:
责编: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