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向新,常州牵手盐城拼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2025-08-03 18:39  来源:常观    
1

常州与盐城,一南一北合作共建。

从曾经实打实的产业支撑、单向“输血”,到如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协同“造血”,南北共建园区——常州盐城工业园区谱写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故事。

两组数据见证常盐工业园的高质量发展佳绩: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14.64亿元,同比增长17.3%;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11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同比增长8.5%。

常州盐城工业园区是在原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基础上升格组建的。2021年4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常州盐城工业园区被赋予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智造之核”使命,同时承接了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的重任。

新机遇,起新势。共建五年来,常盐工业园以“一核”为支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撬动了“一域”发展。

江苏谷登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多年前就落户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

常盐工业园升格后,谷登重型机械作为园区推动的首批实施“智改数转”分析诊断企业之一,很快尝到了甜头。企业建立了多系统数据联动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同时启动建立了智能化仓储,真正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智改数转网联”一子落,企业发展满盘活。8月,北特科技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制造车间内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5条智能化产线高速运转。随着产能的增加,新增的第6条铝锻产线设备也将投入使用。在园区的全力保障下,北特科技投入2000万元进行的这场“智改数转网联”变革,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上半年,园区企业缆德公司产值提升108%,大幅增长的背后,正是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开展。

……

园区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的接力,折射出常盐工业园推动智造的决心。今年5月,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园区的谷登重型机械、驷博电气两家企业成功入选。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五星级上云企业6家、省级智能车间1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居省级创新试点园区首位。

从实践场景到技术供应,常州盐城工业园区不断突破质效边际,锻造工业制造韧性。利丰、杰工等企业通过技术攻关抢占市场,新增省创新产品1个、市创新产品2个。

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园区数字化建设同样紧紧跟上。瞄准数字园区示范样板打造的“智慧园区”系统,目前已开始试运营,通过“一网连全域、一屏观全局”的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将园区宣传、招商、服务、孵化、管理和运维等多种功能一网融合,大幅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重大项目是活力的体现。五年来,园区提层次、强实力,除了承接长三角特别是常州优质产业项目转移升级,还精准围绕“4+X”产业体系招商,即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培育海洋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快成长、上规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1—7月,常盐工业园新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4.3亿元。常盐创智园和科派精密阀门项目开工建设;摇橹船、昊兆、天宗、紫喜等项目竣工,为园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北共建,区域协调发展,科创载体齐头并进不可或缺。园区本体,常盐工业园加速建起科创园、科创中心。目前,科创园入驻企业9家;科创中心拥有3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中心、5家科技型企业。

放眼常州,自2022年常盐工业园在常州国家高新区建立“常盐科创飞地”以来,园区先后与常州多家科研单位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汇聚产业、技术、金融等专家,成为盐城吸纳人才、资本、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眼下,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离岸孵化器,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一揽子新载体建设目标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种类型科创载体优势互补,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常州盐城工业园区不仅自身发展动能显著增强,而且打开了南北两城“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创新+孵化”的全新创新格局。

标签:
责编: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