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 向新向好·年中经济观察|项目为王,宿迁经济发展量质齐升韧性强
2025-08-09 20:40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皂河古镇龙运城

宿迁市近日发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3.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1%,居全省第三,三项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宿迁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西楚大地处处热潮涌动,保持着奋发进取的“速度”和“热度”。

8月6日,记者走进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大型储能电池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整齐排列。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企业,该公司建成国内首条大宽幅阴离子交换膜(AEM)生产线,实现电解液、双极板、密封膜等核心材料自主可控,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图源: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宿迁全力打造产业发展特色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在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凸显——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推动产业能级再提升,泗阳县盛虹新材料产业园是宿迁以科技为抓手推进产业发展的典范。“8个塑料瓶能做一件Polo衫,28个塑料瓶能做一件冲锋衣。”在这里,全球首条再生纤维产业链每天都在上演“魔法”故事——每天有2500万个废旧塑料瓶被加工成高品质再生聚酯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航空等领域。

“今年以来,我们聚力做大产业集群,打好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收官战,着力稳住新能源产业基本盘,全力提升高端纺织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增长点,推动千亿级产业实现‘从1到2再到3’的‘滚雪球’效应。”宿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泗阳经济开发区轮毂产业园,工人正在检查轮毂产品。

今年上半年,宿迁新竣工项目175个,完成投资419.5亿元。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宿迁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项目落地转化,以项目之“进”夯实发展根基的坚实举措。

“公司上半年产值超2000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目前订单已排到9月份。”在江苏康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公司副总经理孙传芬向记者介绍从德国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时说,“一期项目实现快速投产达效,要感谢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像江苏康纳这样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宿迁上半年竣工12个。

江苏康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图源:宿迁发布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沭阳县常坤智能科技项目现场一片繁忙。项目总投资30亿元,将建成规划年产300万货位的智能立体仓储货架基地,施工进度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泗洪县的江苏众一能源科技项目于近日顺利竣工,“建设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帮办小组就赶来帮忙解决。”公司总经理汤春阳说,预计今年能实现产值2000万元。

紧盯时间表、按下快进键,宿迁重大项目建设“跑起来”,不断刷新“进度条”。宿迁全市上下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产业思维拓展招商场景,以市场眼光精准招引项目,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为企服务,持之以恒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推动经济稳健增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智能设备协同作业。“通过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生产流程全链条可视化管控。”公司负责人介绍,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成效十分显著,生产周期缩短了15%,劳动生产率提升了20%,综合能耗降低了12%。

在激烈的产业竞争浪潮中,宿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升级之路。今年1至5月,宿迁招引新竣工人才科技项目124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75项,转化高科技成果180项。

在江苏风云动画有限公司,制作团队正在推进系列动漫作品《寻味中华》的创作工作。“公司构建了‘内容创作+精良制作+全球发行’的工业化体系,上半年实现产值约3000万元,下半年将持续攀升。”公司董事长郑群隆说。

为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宿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科技创新。聚焦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前瞻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了一批重大创新产品。近三年,宿迁高新技术企业数保持年均20%速度增长。

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亮点纷呈,智慧物流便是其中的代表。京东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探索出“北斗新仓”与仓储拣选机器人结合模式,并在宿迁率先应用。“目前,在宿迁建成的‘碳中和智能物流园区’的仓储自动化率超过90%、碳排放量降低25%。”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产地仓+冷链物流”网络让宿迁的农产品实现“鲜达全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朱文军 史伟

标签:
责编:夏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