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小市集”引来“大流量”,工业“老城区”讲述消费“新故事”
2025-11-05 23:20  来源:常州发布    
1

常州东部,京杭大运河蜿蜒穿城,沪宁铁路戚墅堰站矗立于此——这片兼具江南水乡灵秀与近代工业记忆的老城区,正以四季不辍的主题市集,让“烟火气”成为城市更新的生动注脚。

日前恰逢重阳时节,戚墅堰的站前广场上,“秋・老辰光之旅”市集如期而至:后备厢咖啡屋飘出醇厚香气,非遗糖画摊位前孩童驻足,30家特色餐饮唤醒味蕾,怀旧游戏区的欢笑声穿透秋阳。

这已是当地今年第5场大型主题市集,从年初年货大集到秋日重阳盛宴,依托独特地缘禀赋,戚墅堰正书写着老城区“烟火不散”的新答卷。

让“老地方”长出新韵味

戚墅堰的市集,从来不是简单的商品罗列,而是深深扎根于本地地理与历史的文化表达。这里既有6000年圩墩遗址沉淀的文明,也有运河漕运、铁路枢纽留下的工业记忆,更有老工房区承载的民生温度——这些地缘符号,成为市集“四季有主题”的核心锚点。

阳春三月,圩墩遗址公园千株桃树盛放,第十三届常州桃花花会顺势启幕。依托这处常州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市集将“踏春寻桃花源”主题与史前文化底蕴结合:游客漫步桃林赏“粉霞白雪”,既能参与汉服游园、“桃夭书香”雅集,又能在河岸2.8万株郁金香间,邂逅“邮政书香悦读公益巡展”。“在6000年遗址旁赏花品书,这种感觉很特别,像是触摸到了家乡的根。”市民周莉的感慨,道出了地缘文化赋予市集的独特魅力。

端午时节,市集则瞄准常戚路这条“老戚墅堰的主动脉”,规划“逛吃寻忆”路线:将银丝面馆、杜军糕团等老字号,与更新后的小立交地道、沉淀时光的老工房区串联。“沿着常戚路走,一边是熟悉的‘老味道’,一边是焕新的‘老街景’,逛市集就像走在自己的记忆里。”市民汤宝珍牵着孙辈逛市集时,特意指着老工房的墙面,讲述年轻时的生活场景。而重阳市集聚焦“老辰光”,谭协飞蛋糕工坊的重阳糕、非遗驴打滚等点心,恰与老站旁的怀旧氛围呼应,让中老年群体在熟悉的空间里重拾往昔岁月。

记者观察,尽管集市打出了旧念想这张牌,但也有新赛道召唤年轻人。比如“粽夏戚市 宠食同‘萌’”市集,成功开辟了“宠物社交”新赛道。约30家宠物摊位构筑起一方萌趣天地,5米巨型萌宠背景板与“握爪运动会”成为人气焦点。“带狗狗来运动、交朋友,体验与宠物互动的美好时光,还能买到优质零食。”市民王女士的赞叹道出了许多爱宠人士的心声。

让“枢纽站”变成活力源

戚墅堰站作为沪宁铁路上的重要站点,曾是物资集散、人流交汇的“枢纽”;如今,这一区位优势被转化为市集的“流量密码”,让老市集跳出“季节性局限”,实现全年活力在线。

盛夏八月,“激情夏夜・寻味老东门”惠民市集在戚墅堰站站前广场启幕。依托站点周边的交通便利性与开阔空间,市集将夜间经济、社区文化与体育赛事深度融合:银丝面馆的新鲜麻糕、本地老字号的特色小吃吸引居民驻足,户外电影放映与“苏超”足球赛事实时转播,则把广场变成了“露天社交场”。“搭乘公共交通过来很方便,既能吃遍老戚墅堰的味道,又能和朋友一起看球,这样的夏夜太惬意了。”年轻人王浩专程从钟楼来逛市集。

重阳期间的后备厢市集,更将站点的“流动属性”与潮流元素结合:花漾房车、创意老爷车、改装车咖啡屋依次排开,依托站前广场的通达性,既吸引本地居民,也成为周边城市年轻人的“周末打卡点”。

“以前觉得戚墅堰是‘老工业区’,没想到现在这么潮——开着车来逛后备厢市集,还能在老站旁拍一组复古照片,朋友圈都被问爆了。”来自无锡的游客李萌说。

戚墅堰街道党工委书记赖岩松表示,依托戚墅堰站的枢纽优势与运河畔空间,打造“戚彩四季集市”品牌,其根本落脚在于“做优治理、做浓烟火气、做强经济”。“我们不仅要让‘枢纽站’变身为汇聚人气的‘城市客厅’,更要以兴旺的烟火气带动区域消费,以规范有序的治理激发持续活力,实现经济与民生的双向提升。”

让“烟火气”裹着“民生暖”

在戚墅堰,市集不仅是文化与经济的载体,更成为依托地缘空间推进基层治理的“桥梁”——从老工房区到运河畔,从常戚路到站前广场,每一处市集举办地,都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深度绑定,让治理服务“随烟火而至”。

夏季市集期间,社区文艺团队悉数登场:河苑社区退役军人大合唱《我是河小兵》、东方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文明养宠“戚”动员》VCR,这些“讲身边事、演身边人”的节目,在市集舞台上引发共鸣。“我们老工房区的居民都熟,在市集上一起表演,感觉社区更亲了。”退役军人张师傅参与合唱时,台下不少老邻居挥手应和。与此同时,市集现场设立的七院义诊、孟河医派中医坐诊点,直接将医疗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逛市集顺便量个血压、问个药方,不用跑医院,太方便了。”家住工房区的老人陈阿婆说。

重阳市集里,这样的“民生温度”同样浓厚:针对老年群体,市集设置了适老化改造咨询摊位;依托站前广场的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参与活动。“以前重阳节就是在家吃碗重阳糕,现在能来市集和老伙计聊天,还能心里暖和。”居民杨春英说。

从运河畔的桃花雅集到老工房旁的端午寻味,再到火车站前重阳怀旧,戚墅堰的市集始终紧扣“地缘”,让“烟火气”飘在四季,书写着“老地方”的“新故事”。

标签:
责编:陆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