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百村调研行 | 海安泰宁村:住的农家房,过得赛城里人 经济薄弱村蝶变小康示范村
2020-04-20 11: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资料图

“过去村里穷,愁大伙儿吃不饱,现在富裕了,又愁大伙儿住不好。”4月15日,在海安市泰宁村一处停车位改造工地,记者见到了村委会主任刘金兵,他嘴上说得“愁”,脸上却掩饰不住喜悦。

泰宁村由金凤、张池两村合并而成,是坐落于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城中村。一条翻身河穿村而过,数百户居民临水而居,从空中俯瞰,这里依旧保持着传统村落典型的“非”字形聚居结构。走进村居,感觉更像是走进了城里的别墅小区。

两层小楼,约280平方米,院里至少还能停下三辆小轿车——踏进4组村民李兆荣家,进门处一幅风景油画清新脱俗,大理石地面能映出人影,深褐色实木门梯端庄大气。“十年前装修的,花了大概70万元。”李兆荣对自家房颇为得意,“装修风格、装修档次一点不输城里洋房别墅,最近,打算把厨房地面也换成大理石的。”

“这家房还不是村里最好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想住好点。”刘金兵指着沿河而立的数百栋“小别墅”,精美程度一个赛一个,从外观很难看出传统农房的影子。近年来,村里累计投入超过2000万元修路、栽树、建游园、靓河岸,家家户户门前有绿化,每月专人负责修剪,生活垃圾集中清运,村庄环境赛过大部分城里小区。

民富村美却也面临“幸福烦恼”。“现在每家每户都开上了小轿车,有的还不止买一辆,村里快停不下了。”最近,刘金兵被停车难问题困扰,村民家门前的农路一拓再拓,已达4.5米宽,路边划出数百个机动车位,可还是不够用。为此,泰宁村今年又拿出数百万元,在房前屋后增设停车泊位。

泰宁村被誉为“海安第一村”。该村多次获评省市文明村,连续多年获南通市市级小康示范村,2012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去年,当地人均纯收入已达45000元。可20年前,泰宁村还是海安境内排名倒数的经济薄弱村。

资料图

“种稻养蚕,看天吃饭,生活上没什么保障。”泰宁村12组小组长王建华回忆,当时村民们除了手中的几亩地,没别的收入来源,穷得叮当响,“邻村姑娘都不愿嫁过来,村里的年轻小伙不得不到外地讨老婆。”

蜕变源于农民丢了“饭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海安经济开发区加快城市化进程脚步,通榆路、长江路、黄海路、宁海南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加速推进,泰宁村集体土地被大面积征用。

土地变现,领到一大笔补偿款的村民们喜出望外。大家都觉得是“天上掉馅饼”,时任泰宁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华却不以为然。“种地收入虽不高,可好歹有口饭吃,现在‘饭碗’没了,钱要是再花光,接下来靠什么?”老杨心急如焚。

“要发展集体经济,带大家一起脱贫致富!”2001年,村两委研究决定,主抓村组两级经济,发动村民拿出征地补偿款和劳力安置费,兴办泰宁工业园,发展集体经济。4年光景,泰宁村集资建起4万平方米营业用房、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来众多民营企业,兴办三产项目。村民就业有了着落,全村八成失地农民捧上了“新饭碗”。

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村民因婚嫁、入学、工作等原因,户口迁出迁入较多,集体资产所有者难以界定,产权不明晰,导致矛盾丛生;部分村民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提出平分组级集体资产要求。

“不患寡而患不均,‘蛋糕’做大了,该怎么分?”杨国华寻思,当初发展集体经济资本取之于民,如今集体经济成果也当普惠于民,让集体经济成为全村脱贫的基础保障。2005年,泰宁村在海安率先成立股份合作社,将村组级经营性资产量化配股给村民,让大伙儿享受长期稳定的资产分红。

村民变股民,收益稳增长。近几年,泰宁村从每年约1000万元村营收入中拿出300万元用于维修房屋、经济再投入、村庄整治、为股民办医保,剩余700万元全部分给入股村民。“人均分红约2000元,最高的村民小组每人分得4500元。”泰宁村党委书记叶必俊介绍,部分村小组每年收益用于集体资产滚动投资,不断提高集体收益,村集体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中午时分,泰宁工业园中一排厂房内,数十台机器隆隆作响。“我订的10台机器,这周能到吗……”厂办内,村民王海军正与浙江厂商通电话。今年,王海军看准口罩市场商机,抢先购入耳带生产机,日产两吨口罩耳带,供不应求。最近,他正设法扩大产能。2018年,王海军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扶持下,创办鑫泓泰纱业厂公司,靠着两台设备、5名工人起家,到今天固定资产达620余万元、工人26人,年产值3500万元。

“股份分红虽好,却不是‘铁饭碗’,致富还得靠自己动手干。”王海军指着附近几排厂房向记者介绍,“这家是村里的‘酒业大王’,那边是全村最大的服装加工企业……”在泰宁村,十户有八户办厂开店,截至去年,全村三业总产值已达30亿元,成为海安当地小康路上的“领头羊”。

“真是赶上了好时代!”王建华今年已71岁,见证了泰宁村的蝶变,“过去,全家人扑在地里忙活一年,才勉强糊口。后来,大家围着厂子转,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物质上‘奔小康’了,精神上也不能落下!”

最近,5组村民崔怀德喜上眉梢,在南京上大学的女儿顺利考取省里机关单位,下月就去报到。王建华深有体会,去年,孙子从复旦大学毕业,在上海一家知名外企找到工作,老王激动得一宿没合眼,“我们组前前后后已培养出20多名大学生,个个有出息!”

上周末,王建华的孙子回家省亲,周日下午得赶回上海。老王将孙子送至村口。村门前,通榆路刚刚完成快速化改造,车辆穿流如梭。老王目送孙子驱车远离,在他眼里,孩子们即是这片土地孕育的希望,泰宁村未来的“路”得靠他们继续走下去……

交汇点记者 贲 腾通讯员刘文奇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