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草长莺飞。驱车来到宜兴市杨巷镇英驻村,道路平整、绿茵花丛、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尽显眼前。
“这么好的环境,过去可不敢想。”村民们感叹。英驻村,地处宜兴西北部,分别与溧阳、金坛交界,前些年村级经济排在宜兴倒数,人称“宜兴大西北”。近几年,镇村两级携手,引导农户开展鱼塘养殖,农民腰包鼓了起来,村级经济也稳步壮大。
“我们是个纯农业村,村民收入低。” 英驻村老书记秦裕康回想村庄旧貌还历历在目,“以前村里房屋破旧,道路没一条像样的路,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外村人不愿意来,更谈不上客商了。”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处于发展的“末梢”,英驻村900多户3000余人,2014年村年收入还不到4万元,负债却有800多万元。
穷则思变。要脱贫,先要选好“当家人”,这时镇里想到了印德方。
印德方是土生土长的英驻人,在宜兴城里做了20多年生意。他长期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前些年他自己出资,修葺了村道、广场,布置了绿化,得到村民交口称赞。镇领导几次三番上门劝他回村,母亲和妻子却一致反对。“自己生意好好的,为什么要丢下,况且还是个穷村的书记。”可印德方说,“我是英驻人,总希望看到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就这样顶着个“穷窟窿”,2014年8月,印德方走马上任。全村正常运转,每年费用要将近百万元。当务之急,得让村里有钱。英驻村有3000多亩鱼塘,200多户虾蟹养殖户。村里决定因地制宜,对鱼塘纳归管理。印德方解释,纳归管理就是村里跟养殖户签订水面承包合同,养殖户按规定缴纳承包款,而村委则负责做好配套工作。
对于合规化管理,养殖户们起初并不理解。村委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摸排,听取养殖户的想法。村里给鱼塘铺设便道,方便大家出入;请来水产专家,上门指导农户养殖。这些实事养殖户们看在眼里,对纳归管理也逐渐认同了。
靠着养螃蟹,村民们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徐国庆第一个签订合同,他跟妻子承包了30亩鱼塘。“合规化管理后,我们养殖螃蟹更安心了。”徐国庆说,他一辈子在农村,养过甲鱼养过猪,算算还是养螃蟹好,一年下来,收入能有十几万。“起早贪黑虽然辛苦些,但日子有奔头,庄稼人靠双手致富最幸福!”
59岁的汤惠元之前种地,每年每亩地收入只有1000多元。自从跟着村里开始养螃蟹,收入翻了好几倍。“今年是我养螃蟹第五年,有23亩鱼塘,一年收入大概16万元。加上我外出做零工的收入,我们家现在也算是奔小康了!”
除了鱼塘管理费,英驻村还积极争取竞争性扶贫项目的支持,由市、镇和村共同出资,异地购置厂房,每年可增加村级固定收入50多万元。加上农业大棚出租等,全村去年收入达到170万元,累计偿还债务300多万元,在宜兴全市的排名也从垫底升至中游。
村级财力拓展了,英驻村想方设法为民办实事,改善民生。村里的荷花池杨柳依依、河水潺潺,岸边一栋栋农家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漫步在健身步道,鸟语花香,处处是景。“经过整治,荷花池真的漂亮了,大家茶余饭后都爱到这里散步。”村民秦田明说,现在村里道路宽阔,晚上路灯明亮,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印德方介绍,六年来,英驻村共拓宽道路近4000米左右,安装村道路灯180只,农村公交和校车能够到达5个自然村。村里修建了黄玕广场、篮球场、健身设施、休闲设施,还在建设党群活动楼和阅读室,老百姓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村民富了,村庄美了,英驻村还挖掘文化底蕴,让农民过上诗意生活。
走进英驻村琅玕自然村,古色古香的马灯综合文化楼令人眼前一亮,里面陈列着马灯演出服装、兵器、乐器,还有马灯文化传承资料。“琅玕武术马灯传承了890多年,是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着历代村民的乡愁记忆。”老党员毛仁昌说,新建马灯陈列馆是全村人的期盼,并得到了镇村两级的支持。如今,村里组建60多位村民组成的马灯队、武术队等文体团队,还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加入。每到春节,精彩热闹的马灯表演上演,四乡八邻的村民都会来观赏。
马灯文化综合楼是英驻村开展文明乡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英驻村修缮了秦家大院,展示了主人秦绍周及历代秦家人崇尚耕读文化、怀惴家国情怀的良好家风。新建的杨力耕纪念馆,展示了仁人志士杨力耕不畏强敌、投身抗战的家国情怀。保护百年榉树工程,展示了几代英驻人抵御外敌、尚德守义的思想风范。
“这些工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印德方表示,文化遗存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吸引了在外乡贤常回村看看。
“我们村起步晚、基础差,脱贫致富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印德方说,全村将埋头苦干,不断筑牢发展后劲,争取早日把英驻村建成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交汇点记者 浦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