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记者走进新沂市瓦窑镇富驰家园新型农村社区,只见一栋栋洋房黑瓦白墙,一片片绿化整洁有序,一户户小院打理别致,村民们逢人招呼面带喜色,一派安居乐业的宜人景象。
今年初,瓦窑镇大山村位置最偏僻的两个自然村——付庄、池庄,整村搬迁至此,拉开了新生活的序幕。“富驰家园这个名字,既延续了原有村庄的脉络,也代表着村民对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瓦窑镇大山村党支部书记池飞鸽感慨地说。
告别“偏僻地”,住进美家园
沿着一条仅能让一辆小型汽车勉强通过的村道走了半晌,记者来到瓦窑镇付庄、池庄旧村址,这里地处东陇海铁路以北,与山东省交界,位置十分偏僻。
“多年来,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村庄发展和群众生活,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差,大部分都是瓦房平房,两个村加起来才3户楼房。”池飞鸽说,那时候,村民们主要以种植传统作物和外出务工为生,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村集体收入更是常年为零。“年轻人不愿回来,老人们也盼着早日搬迁。”
如今的富驰家园紧靠311国道,占地108亩,共有住宅312套,并按照前期采集的村民意愿,建有大、中、小、微4类户型。秋日里,社区风景如画,老村庄里的磨盘、石槽被巧妙利用,成为景观小品;铺设文化广场的彩砖亦是本村企业生产,不仅节省了成本,还留住了乡愁。
今年75岁的池庄老党员池有法正在自家菜园里浇水,他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着新居:“我这房子157平方米,一共2层,楼下是我和老伴的房间,楼上还有3间卧室,每层都有卫生间,客厅朝南,前后都带院。”池有法说,自己3个儿女在市里上班,每逢节假日都会带着孩子回来共享天伦。“以前家里环境差,一家人吃顿饭都要分桌,现在好了,三代同堂宽宽敞敞,住起来方便多了。”
流转“零散地”,出门有班上
丰收的季节,望着大片金灿灿的稻穗,33岁的富驰家园居民池坤成不由露出满足的笑容。付庄、池庄整村搬迁后,原村庄土地和复垦宅基地统一流转,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返回家乡,成为“新农人”。
去年,在村里支持下,池坤成承包起360亩农田,机械化种植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如今大户集约种植是趋势,家乡越来越好,回来工作不比外头差!”掰着指头,池坤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机械化播种、收割、灌溉,每亩至少比传统种植节省100元;集中采买农药、种子、化肥,价格也相对低廉,每亩至少能节省50元。“单是成本,一年就省下五六万!”
依托村里注册的“沂河畔”有机米绿色品牌,种植大户每年高出市场价以外的收益,将和村集体四六分成。村集体这部分收益除了用于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维护,还将拿出一部分给村民分红。
不仅如此,富驰家园毗邻“彩砖小镇”,附近有76家本镇彩砖加工企业,村民从土地中彻底解放后,也加快了由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依托彩砖产业园,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新增就业100多人,人均年增收超30000元,群众搬迁满意率实现100%。
如今,依托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富驰村民蹚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大道,村集体年收入从0跃至50万元,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修炼“软功夫”,倡导新风尚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这只是物质层面。而要让村民生活更有品质,精神更富足,则需修炼治理‘软功夫’。”瓦窑镇人大主席刘虎介绍,富驰家园成立了村民物业管理办公室,并制定出物业服务细则、物业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实现社区精细化管理服务。“入住头两年,村民可免交物业费,之后每户每人每月缴纳1元钱,其余缺口由村集体兜底,以此确保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
9月20日,原付庄村小伙刘云南在社区文化礼堂风光举办了自己的婚礼。美的不仅是住房,移风易俗也逐渐成为这里的新风尚,文化礼堂启用以来,已有4对新人在此举办新式婚礼。
“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到村物业办提前备案,就能在文化礼堂开设宴请,场地、桌椅和灶具免费使用,缴80元水电费就行。”刘云南说,礼堂里电子屏幕和音响设备一应俱全,场地摆上十几桌仍有富余,婚事办得热闹又体面。“厨子请了自家亲戚,算上买菜和烟酒,一桌喜宴只花了520元,比在饭店省一半!”
如今,富驰家园还设有分类垃圾桶,一到夜晚路边灯光明亮,百姓大舞台上文化演出如火如荼……村口公园、乡情馆、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广场,一个个乡风文明的现代化平台,正润物无声地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
“农房改善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升级农村产业结构、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的经验办法,打造更多搬得出、住得稳、活得美的乡村家园。”瓦窑镇党委书记倪浩表示。本报记者 岳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