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说“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
——访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
方勤在湖北省博物馆内(2022年9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求是网记者就此专访了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
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并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您作为文化战线党的二十大代表,现场聆听总书记报告中这些重要论述,有哪些体会和认识?
方勤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气势磅礴、催人奋进。亲耳聆听,我倍感振奋!一方面,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明确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强调要传承中华文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力度,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滋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我们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您结合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谈谈新时代文化遗产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方勤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赋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新使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注入了无穷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作为文化遗产工作者,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使命在肩、责无旁贷。要积极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加强对中华文明的研究、阐释,充分发掘中华文明的价值,积极开展活化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求是网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请您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方勤代表:博物馆是一个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在这里,传统文化的解读、传播,与发掘、研究同等重要。近年来,传统文化普及工作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层面都实现了显著升级。特别是借助AI、VR等新技术、新传播形式,打造“智慧”博物馆,让原本“高冷”的文物变得可及、可感,有表情、有温度,为考古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吸引了广大年轻受众,打卡博物馆、参观遗迹,正在年轻人中蔚然成风。这方面我们湖北省博物馆、考古研究院作了不少探索。比如,考虑到观众不能亲手去敲真正的曾侯乙编钟,我们就开发了数字化编钟,观众打开手机小程序就能演奏,大大增强了体验感,让大家直观地领略到先秦时期恢弘的礼乐文明。让文物、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我一个深刻体会就是必须大胆尝试、不断突破传统形式,让受众通过“云游”博物馆等形式,很便捷地抵达文物,从而自发地亲近文物、亲近文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
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请您谈谈如何面向世界通过博物馆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方勤代表:用博物馆语言讲中国故事,是传播中华文明、展示中国形象很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国内博物馆纷纷走向世界,与外界的交流对话能力不断增强。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先后在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印度开展跨文化交流,举办“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特展”等活动,一批文物陆续走出国门,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欢迎。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讲好文物故事,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看”上,更应深入内里,了解彼此文化形成的渊源、发展的脉络等,这样的互动式交流非常重要。文明是多样多彩的,一定程度上不同文明正是因为有差异性才产生吸引力。讲好文物故事,要努力打破语言、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壁垒,融入当地民俗风情和人文情感表达元素,用易于被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阐释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彼此文化了解和认同。同时,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来源:求是网
记者:尹霞 张淑虹
制作:韩辰 张利英
审核:马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