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乡亲们今天的日子过得很踏实。” 这是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与当地农民拉家常时说的话。农,天下之大业也。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时常常走进田间地头看收成,与老乡们拉家常。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一起来看总书记对农民生活的惦记和牵挂、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关注和要求。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
看图学习·丰收节丨让乡亲们增收致富 总书记这样谋划
庆丰收 迎盛会|秋分,看江苏好“丰”景
十年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粮丰果硕增添舌尖滋味,也见证时代发展——桌上三道菜,品出丰收味
金秋时节,鱼米之乡铺展丰收图景。粮丰果硕,彰显大国粮仓丰饶美好。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丰收,既丰富了市民餐桌,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小小餐桌,见证丰收的喜悦,也见证着食物的变迁。通过如今餐桌常见的三道菜,我们一同体味丰收的新滋味。
[详细]
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9%
近日我省各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科技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助力农产品丰产丰收。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至去年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详细]
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主场活动在泰兴举行 农民的“主场”,农趣农味十足
“庆丰收同心共富,迎盛会齐向未来。”9月23日上午,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活动在泰兴市祁巷村举行。活动通过歌舞、音乐剧、情景剧等艺术形式,礼赞辛勤耕耘的农民,展现我省乡村振兴丰硕成果,展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详细]
江苏克服复杂不利形势,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鱼米之乡,唱响丰收欢歌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有效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农资价格上涨、疫情多点散发等复杂形势,夏粮产量达280.1亿斤,比去年增产3.9亿斤,秋粮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8万亩,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详细]
看,田畴沃野尽丰景——写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春种秋收,大地流金。9月23日,农历秋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大江南北,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亿万农民躬身稼穑、辛勤劳作,用勤劳的双手奏响最动人的丰收欢歌。看,广袤田野处处漾着丰收的喜悦。
[详细]
“农民不下田,也能种好地”——院士在宁畅想农业农村新图景
由江苏大学承办的“绿色农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南京召开,包括中国工程院18名院士在内的绿色农业领域专家代表围绕绿色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先进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展开研讨,畅想未来的农业农村图景。
[详细]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回应群众关切——全力托稳“米袋子”“菜篮子”
9月27日,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朱国兵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走进省《政风热线》直播现场,全省各设区市相关负责人同步在线,就农业生产、农机补贴、农村改革等方面问题回应群众关切。
[详细]
86岁大豆育种专家盖钧镒—— 每一片大豆产区都去过
初秋,距离江苏南京60公里的安徽马鞍山当涂县南京农业大学的试验田,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在绿油油的大豆田中,拨弄茎秆枝叶,查看品种长势,询问科研进度。在他眼中,大豆就是自己的孩子,“60多年间,中国每一片大豆产区我都去过。”
[详细]
86岁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 一天也离不开玉米
“现在你们才去赶冬天在海南过春节的时尚,我已经这样过了50多年啦!”提起“南繁”的苦和累,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程相文这样打趣道。育种近60年,程相文往返鹤壁、海南,走过的路程可以绕地球7圈。
[详细]
81岁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 五十载追梦万里稻香
田块丈量、收割、水分测量、称重,一系列工序有条不紊,“平均亩产857.01千克!新品种丰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仔细检查本子上的所有记录,坚定地说出了丰收数据。田埂上,稻农、研究者热烈鼓起掌来。
[详细]
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 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刚刚结束高标准良田的考察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又赶回河南省农科院的温室,他放心不下实验室里生长着的小麦。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年,带领团队育成的小麦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
[详细]
72岁棉花生物育种专家郭三堆—— 棉花是最美的那朵花
退休后的郭三堆,仍活跃在试验田里。2021年11月,郭三堆将所获的200万元奖金捐出,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和“优秀导师奖”两个奖项,以此鼓励年轻学者,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生物育种领域。
[详细]
粮食不落地,全在“线”上跑
9月22日下午3点,位于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的省沿海农发粮食科技产业园内,7辆前来“提货”的卡车陆续从15号平房仓前驶出。车厢内,是今夏刚收购的油菜籽。过地磅,累计近300吨。
[详细]
致敬耕耘 礼赞收获——写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放眼广袤田野,东北黑土地上玉米、水稻逐渐成熟,长江流域稻菽飘香,黄土高原上苹果长势喜人,西南地区特色蔬菜迎来新的收获……金秋的五彩画卷,是对耕耘的致敬,对收获的礼赞。
[详细]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国秋粮丰收在望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预计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秋粮收获2.46亿亩,进度近两成。在黑龙江北兴农场,24万亩大豆喜获丰收,测产显示,平均亩产达到460斤,个别地块超过500斤,这是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详细]
查看更多>>
【新华视点】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来自田间一线的观察
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很多人还在脑补农民弯腰弓背、挥汗如雨的农忙画面时,在全国各地的广袤农田里,无人机遥感技术等科技的应用、智能化农业机械的登场、保姆式耕种管收托管服务的普及,令这个收获季充满科技风与未来感。
[详细]
【人民论坛】庆贺丰收 致敬耕耘
瓜果飘香是金秋的珍贵馈赠,五谷丰登是“三农”的最美表情。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详细]
【新华时论】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橙黄橘绿时,稻菽涌重浪。9月23日,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农民庆丰收、晒丰收,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新成果、乡风文明的新气象、农村农民的新风貌,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注入浓浓的喜庆氛围。
[详细]
【新华时评】庆丰收 迎盛会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烈氛围中,我们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农民发自心底喜爱这个节日,以勤劳和收获装点这个节日。以农为本、以节为媒,五年来,中国农民丰收节已成为弘扬农耕文化、推进乡村振兴、期盼国泰年丰的暖心符号。
[详细]
【央视快评】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
色彩斑斓秋意浓,瓜果飘香谷满仓。当前,全国秋收陆续展开,大江南北一派繁忙景象。广大农民挥汗耕耘夺丰收,喜气洋洋庆丰收。让我们以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强大动力,积极投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让广大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
[详细]
【央广网评】让“新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崭新力量
有越来越多身怀新知的年轻人,开始告别城市的繁华与快节奏,选择乡村作为自己实现梦想的地方,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田野上,尽情挥洒汗水与青春,孵化属于未来的一个个新愿景。在他们的创造和反哺下,一座座平淡无奇的小山村开始华丽转身。这些“新村民”也成为美丽村庄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详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