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去年生态环境部调整了PM2.5浓度发布规则,从整数位调整到小数点后一位。
在一般人看来,微克已经是比较小的单位。从整数位调整到小数点后一位、精确到0.1微克,这个“小”变化,对群众来说似乎没什么特别的直观感受。从这点来说,这个变动似乎不大,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
然而细究之,精确到0.1微克,兹事体大。首先说明我们更加重视空气质量监测,回应群众呼声也更加及时,对PM2.5浓度的监测更精准、要求更严、标准也更高。一个小数点的“后移”,恰恰反映出我国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成效的“前进”。这,就是“0.1微克”里蕴藏的“大”。
在“部长通道”上,黄润秋还带来了北京大气环境监测仪上的两块空气滤膜:一块是2015年的,因吸收较多PM2.5而呈灰黑色;另一块是去年的,呈灰白色。两者有着明显差别,其中折射的是北京乃至全国大气环境治理的成效。去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幅超预期目标。这,也是“0.1微克”的“小”变化在环境治理中蕴藏的“大”。
放眼江苏,过去十年,是“美丽江苏”图景充分展现的十年,江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美丽江苏,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今天的江苏,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双赢”。
致广大而尽精微。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光荣使命。经济大省挑大梁,生态环境治理要跟上。我省在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环保压力,在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的同时,也面临生态环保向好空间收窄的调整。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大决心、更精准举措,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一微克一微克地“抠”、一件事接一件事地办。如此,美丽江苏的新图景一定会更靓丽。
□ 韩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