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0日讯(通讯员 邱云珍 记者 罗鹏)7月份汛情刚结束,8月份高温天气转瞬即到。 8月9日12时25分,南京市溧水区最大日供电量达1026.62万千瓦时,创历史新高。不断刷新的数据背后,是一群电力“汗子”冒着高温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坚守,用火热的奉献守护着万家清凉。
他们穿着“皮衣”在高空施工
8月9日8时,室外温度35℃,南京溧水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成员在10千伏洪蓝线更换好的47号杆上,带电固定绑扎导线后拆除安全绝缘措施。该条线路承担着南京溧水洪蓝镇多家企业、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溧水供电公司主动作为,以不停电作业全程保障沿线企业和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现场,工作人员穿上层层绝缘服,如同穿上了一件厚重的“皮衣”,还要套上绝缘靴和绝缘手套,进入绝缘斗臂车,并迅速升至距离地面10余米的高空,对作业范围内的导线逐条进行绝缘包裹。看似简单的步骤,在太阳的“炙烤”下,每操作一个步骤都让他们大汗淋漓。像这样的高温天气,他们每次上斗臂车起码要干上两个小时。除了靠意志撑着,最关键的还是责任心,让用户“用好电”就是最终目标。
“穿上绝缘服站在斗臂车里,体感温度能达到40多度。为了防止作业时中暑,藿香正气水还得提前喝。”当天上午11时,刚从斗臂车上下来的谢嗣宏和张明全身早已湿透,他们擦干了额头上的汗珠,倒掉了绝缘手套里的汗水,终于得以片刻休息。
他们踏着“热浪”去巡视线路
“今天天气预报气温高达35℃,一会儿大家在巡视设备时,要严格按照巡视指导卡要求,同时,注意防暑降温和交通安全。”8月7日7点30分,溧水供电公司洪蓝供电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芮铭宝在晨会上对班组成员说道。
会议结束后,供电员工们立即换好工作服,带上安全帽,拿上工具箱,对辖区线路开展巡视。他们不怕酷暑天气,最担心的还是线路设备在高温状态下发生突发故障。在巡视过程中,供电员工们对发现有隐患或是有疑惑点的都认真记录到巡视记录表中。不一会儿,他们的衣裳就被汗水浸湿,但他们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慢下来。
当日上午9点,一组供电员工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溧水洪蓝中心沟村养殖场附件一条线路出现了柱上开关接触不良情况。为防止持续高温运行导致的线路故障,他们立即对该线路进行了紧急修复。经过近2个小时的抢修,该线路恢复了正常运行状态,未对周围养殖户、居民用电造成任何影响。抢修结束后,在一旁观望的养殖户陈大勇感激地说:“这两天温度高,我的鱼塘需要不间断增氧。多亏你们的‘守护’,我们养殖户才能放心用电,给你们点赞!”
他们裹着“夜色”给设备体检
8月9日晚上9点,暮色已深,路上的行人渐渐少了,上班族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在溧水区城区的一条小巷里,却看见几束白色灯光缓缓向前“移动”。原来,溧水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的巡视人员正在街道上“巡逻”,进行夜间测温工作。
据了解,由于夏季环境温度较高且用电负荷较大,供电公司需要定期对供电线路和设备开展测温工作,确保电力设备运行温度正常,同时对发现的异常温度设备进行及时消缺。迎峰度夏期间,溧水供电公司巡视人员在白天光线充足时开展防外破、防树枝触线等线路检查工作;在晚上则使用红外测温仪对电力设备进行测温检查,通过红外成像准确“把脉”设备状态。
“利用红外测温仪在夜间测温可以发现白天肉眼所不能发现的隐患。因为夜晚环境温度较低,红外测温仪上的成像更加清晰,对比更明显。” 溧水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班长严维宏告诉记者:“特别是晚上8点到23点是居民用电高峰期,线路负荷较大,更加能直观发现设备温度异常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