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仲夏夜美丽丨听古琴、绘纹样、看展览……去长江路游历“博物馆奇妙夜”
2020-08-30 19:2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周永金 钱霜霜 朱奕欢  
1
听新闻

“一条长江路,半部南京史”。静谧的夏夜,沿着南京长江路一路东行,随心进入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轻嗅历史气息,择清凉一地,听一曲古琴,绘一抹纹样,体验一场“博物馆奇妙夜”。

“铮……”

淳和淡雅、清亮绵远的古琴之音缓缓流泻,琴案后的古琴传承人葛勇,身着中式元素对襟衫,目送归鸿,左手按弦,右手拨弦,指若春莺出谷,抹、勾、打、擘,挑、剔、摘、托……上下翻飞的手指宛如一只展翅起舞的飞鹤,在琴弦上跳跃哀鸣。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听至情动时,观众孙晋萍不禁红了眼眶,当似泣似诉的琴音落下,她抬手抹了抹欲落的泪珠:“老师的琴音里包含了太多情绪,在夜里听琴更有感触。”

南京六朝博物馆的“六朝清音夜”,以《神人畅》为始,由《广陵散》而终。“今天表演的《文王操》等曲子适合在夜间弹奏。”葛勇说,“清能早达”,思想清净可以帮助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引导。琴音可清心,夜间在博物馆听古琴尤甚,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明史。

“古琴文化与六朝博物馆非常契合,”葛勇说。《琴操》有一言,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至六朝,古琴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出现了杜夔、傅弦、阮籍、嵇康、刘琨、陶渊明等琴史显赫人物。其中,嵇康不仅著有《琴赋》,创琴曲“嵇氏四弄”,更以一曲《广陵散》而名留后世。

“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中国传统提花丝织工艺品南京云锦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江宁织造博物馆举办的“明衣织礼,绘纹样,巧命名”活动中,孩子们正在学习传统丝织物的命名规律,感受江宁织造在清代织造的高级丝织品中传统纹样的东方美学与传承之意。

“涂色是孩子们较为喜爱的一个环节,”江宁织造博物馆综合业务部工作人员陈如谋介绍,“宝相花”“缠枝莲”“四和如意云纹”中的花头部分各有不同寓意,底色确定之后,孩子们能自行创造花头颜色,“通过自由配色与发挥,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纹样。”

万晓颖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她一直对《红楼梦》、云锦都很感兴趣,这次特意带她过来,也是希望她能有更深的认识。”万晓颖说。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江宁织造博物馆的红楼展馆在夜晚吸引了游人驻足观赏。大学生刘欣是第二次来江宁织造博物馆,“晚上来很不一样,灯光打在物件上让人有穿越之感。”

六朝博物馆内的王丹虎墓志展品前,11岁的刘瀚文正凝神细品,“晚上博物馆人不多,更能够让我静下心来看文物。”王莎是一位老师,这是她第二次带女儿来六朝博物馆,“上次是3点来的,担心5点多下班高峰期回家会堵车,比较匆忙,看的不够尽兴。”意外发现六朝博物馆晚上可以参观,刘莎十分高兴,“博物馆夜间开放是文化惠民的政策,之前晚上只能带孩子去逛超市、商场,现在可以来博物馆慢慢给孩子梳理南京的历史,增加孩子对南京文化的了解。”

在市民汤志平看来,博物馆夜间开放对市民来说方便了很多,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也是发展夜间经济的表现。“不知道是不是宣传不够,晚间参观人数不多,希望后期可以加大宣传,另外多组织专题性活动,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市民来参观。”

“7月17日以来,我们先后举办六朝清音·夜、六朝食趣·夜和六朝越音·夜等40余场活动,每场活动都有近30个家庭参加”,南京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说,六朝博物馆通过锁定目标人群,设计专题活动吸引市民前来参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夜间走进博物馆,夜间开放是对白天参观需求的补充,同时对周边的文化活动和夜间经济推动也大有裨益。”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钱霜霜/文字 朱奕欢/视频(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责编:戴凌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