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 江苏“蓝色引擎”持续发力
2020-12-10 23:1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袁涛 李正球 王旭雁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10日讯(记者袁涛 通讯员李正球 王旭雁)今天,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海洋生产总值由2009年2717.4亿元增至2019年的8073亿元,年均增长11.5%,占GDP的比重由7.9%提高到8.1%,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与经济贡献度不断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

海洋船舶工业稳居全国首位。2019年,全省造船完工量1801.7万载重吨,占全国比重由“十二五”末的39.6%增长为49.1%;手持订单量3851.5万载重吨,占全国比重由“十二五”末的46%增长为47.2%;新承订单量1224.1万载重吨,占全国比重由“十二五”末的38.9%增长为42.1%。“十三五”期间,国内首艘河海直达集装箱船“汉唐上海”轮、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轮--2万标箱级“中远川崎231号”、我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相继建成下水。

现代海洋渔业平稳健康发展。2019年,全省海水养殖产量91.5万吨,基本保持稳定;海洋捕捞产量44.6万吨,相比于“十二五”末略有下降。由深蓝远洋渔业投资建造的国内首艘、世界最大的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顺利下水。

海洋服务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

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一。2019年,全省沿海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24.2亿吨,相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7.8%;集装箱吞吐量1829.2万标箱,相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3.3%。2019年5月,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正式投入运行,到达江阴港、镇江港的大吨位船舶数明显增加。2019年,江阴港、镇江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7.5%、114.7%。全省有7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亿吨,其中,苏州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进入全国港口前十名。

海洋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沿海三市接待国内游客1.3亿人次,相比“十二五”末年均增长12.2%,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30万人次。沿海三市积极开发“江海之旅”、海盐文化、西游记文化等旅游产品,促进海洋旅游业较快发展。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江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总体上位居全国前列,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10。“十三五”以来,南通中远船务设计建造的“希望6号”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中国船厂首个为国外石油公司完整建造的FPSO总包项目)、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等一批在行业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海工装备相继诞生。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发展迅速。2019年,我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423.0万千瓦,“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速在50%以上;海上风电发电量达到79.6亿千瓦时,两项指标稳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期间,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华能如东300兆瓦海上风电场正式全场投运,国内首个“双十”(离岸超过10公里,水深超过10米)海上风电项目--如东海上风电场、国内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场--华能大丰一期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营。

海水利用业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我省海水淡化产量1.26万吨,同比增长15.4%;海水直接利用量71.9亿吨,同比增长26.9%。“十三五”期间,盐城新能源淡化海水示范园建成我国1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首条生产线,江苏丰海新能源公司的风光互补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项目在西沙永兴岛安装投运。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步伐的明显加快,离不开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省不仅完善了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体系,还不断加强海洋教育能力建设,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同时,持续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城市和示范区建设,加强海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还完成第一次海洋经济调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江苏于2017年5月开始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前后历时三年,2019年6月25日率先通过国家级验收,并取得优秀等次。经调查,2015年调查年份,全省约有5.4万家涉海法人单位,其中海洋产业法人单位约1.1万家,海洋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约4.3万家。从涉海单位分布来看,全省约1.1万家海洋产业法人单位中,沿海城市占63.4%,沿江城市(不包括南通市)占34.9%,内陆城市占1.7%。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全省海洋经济“家底”,实现海洋经济基础数据在全省、全行业的全覆盖和一致性,为科学谋划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省奠定了基础。

标签:
责编:袁中江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