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小试管里面大文章——记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邓福亮
2020-12-31 16:2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罗鹏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31日讯(记者 罗鹏)12月30日,迈皋桥合班村373号小楼一层的房间内,灯火通明,不时传出机器的轰鸣和瓶罐碰撞的清脆声音。透过灯光望过去,邓福亮忙碌的身影仿佛一幅剪影画,印刻在寂静的夜晚中。几乎每一个工作日的晚上,邓福亮都会下班之后,独自一人继续踏着研发创新之路,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小有名气的创新大师邓福亮

说起邓福亮,在江苏省电力系统内,是小有名气的创新发明大师。自1985年在省送变电有限公司调试分公司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于工程一线,立足实际,潜心研究,在试验方法改进、新设备研制、试验标准编制等方面均做出重大贡献、取得丰硕成果。

他既是“邓福亮技师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是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专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的盟主,更是多专业领域专家,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思考与学习是他在多个专业领域取得成果的保证,也是今年56岁的他多年如一日投身于一线试验工作的根本。

耐住性子沉住气,爱钻研的老邓在“创新之海”乘风破浪

“老邓啊,这1200吨绝缘油检测试验你看咋办,送过来再运回去不仅折腾,万一再影响了品质,那就不好了。”站在特高压1000千伏南京站的施工现场,工程负责人心急如焚。

2015年,省内重点工程特高压1000千伏南京站项目上马,如何对项目所需绝缘油进行检测,成为一直环绕在邓福亮头上的难题。工程紧、任务重,油品检测刻不容缓。在和同事商量思考后,邓福亮带领油化试验班组,提前进驻现场,分析试验环境,研制试验方案,最终“将试验室搬到了现场”,解决了工程的燃眉之急。

绝缘油检测结束后,邓福亮并没有结束对实验的探索,而是牵头设计制造了“车载绝缘油集中测试实验室”,通过在现场组建油试验室,配备齐全的试验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效率和试验水平。根据试验阶段收集到的各类一手数据、信息,邓福亮将“现场型实验室”的设计理念、实施方法汇集成文,最终形成专利6项。

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办公室,都能看到老邓mangl的身影

35年来,邓福亮在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敬岗爱岗。愿意吃苦的他,不仅奋勇当先带领团队冲在实验第一线,更是善于思考、努力钻研,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明和专利,在“创新之海”乘风破浪。

2019年,1000千伏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开工建设,邓福亮和往常一样,再次与气体试验小组主动承担起了800吨六氟化硫(SF6)绝缘气体的检测工作。在试验筹备前期,小组进行了气体试验的预演,细心的邓福亮发现,同样一支样品检测结果由正常向异常持续转变。在对整套试验设备的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未发现产品机械、电气功能有问题。

对待问题从来不认输的邓福亮梳理每一项试验要点,分析每一个节点设备的工作特性,最终检查出在试验的溶液抽取环节,出现了外部气体干扰反应的问题。此为突破口,邓福亮立刻伏案投身,设计了带有过滤功能的密闭溶液器皿,使得溶液与外界环境有效隔绝,实现了检测试验的稳定和精确,为后期管廊工程的气体分析能够顺利推进提供了充足保障,最终形成专利3项。

“老邓这个人真的是牛,什么问题只要一到他手里,就像盛夏里的冰块,立刻迎刃而解。也因为咱们电力系统有了他,才给送变电工作上了安全锁。”每逢说起邓福亮,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工会的薛修海总是赞不绝口。

2013年12月,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邓福亮技师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作为领衔人,邓福亮并没有因此而脱离一线,更是以身作则,永远忙碌在三尺见方的实验桌上。他经常说:“创新研究需要沉住气、耐住性子,更需要投入全部的热情。如果有一天不让我做实验搞创新,那我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如今,工作室陈列着数百个邓福亮及其团队获得的荣誉,发明专利更是铺满了一整个桌面。看着这些得来不易的成果和荣誉,邓福亮只是莞尔微笑:“创新就像逆水行舟,你一放松不使劲,就得往后退。但当你使出全身气力、全情投入,那前方尽是美好风景。”

“桃花岛”上师带徒,“黄药师”老邓倾囊相授

35年的光阴,邓福亮用自律和坚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创新大师”。而同时,从不藏着掖着的他,更是带出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将他“毕生绝学”倾囊相授。

在他的眼中,刚进入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就像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只要精心打磨,必定会熠熠发光。抓娃抓早,他对年轻人的要求是严格的,时刻督促保持“一切工作有依据,一切过程讲程序,一切结果有证据”的工作理念,树立“立足小专业,干出大作为”的职业信心。邓福亮对年轻人的关心是慈父般的,他经常亲切地把这些年轻人叫作“孩子”,着力把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一个大家庭,他总是对徒弟们说:“我总归是要退休的,但我一定要建好工作室,让你们通过这个平台,一路成长成才。”

小小实验室,带出能力出众的徒弟们

工作中,邓福亮以全新的理念开展“师带徒”行动,研究教学体系,将经验与要求有效整理,并汇编成册;平日里,他注重技术的传承,注重“工匠精神”的发扬,致力于培养全能型徒弟参与到试验工作中;创作上,他更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了多位技术能手,为公司输送了大量调试型人才。

在邓福亮的心里,创新工作室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讨论交流,扎实进取,互帮互助,共享经验,每个人在点滴之间都体会着一路成长所带来的喜悦。“创新就像跑马拉松,一路上伴随着你的只有枯燥和汗水。也有年轻人曾经向我表示要退出,但是经过我和团队小伙伴的劝导,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邓福亮告诉记者,如今不少徒弟早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更是在多个领域斩获荣誉。

“我们的团队就像桃花岛,而邓老师就是我们的‘黄药师’。桃花岛鸟语花香处处是景,但待久了难免乏味无趣。就像搞创新,枯燥单一几乎贯穿始终,这时候我们就得需要‘黄药师’,只有邓老师教授本领、领头向前,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武林高手’。”说起自己与邓福亮,加入工作室多年,现已成为邓师傅得力助手的张岩松动情地说。

科研是一生所求,但老邓也有自己的“浪漫”

35载创新岁月,35个春秋扎根一线。56岁的邓福亮俨然是公司一名元老级职工,他完全可以选择轻松一点的工作,但他从没停下脚步,不断钻研、不断创新。

“这么多年埋头试验,就在这工作室里度过了一个个夜晚,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吗?”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邓福亮时,他低头思索半天,淡然地说:“应该是爱好和喜欢吧。说放弃真的是从没想过,但也会偶尔感觉到疲惫。不过,一想到我能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解决掉,那种成就感是打心里出来的。”邓福亮顿了一下,“再说,我真不知道不搞创新,还能干嘛。”

话虽如此,看似如理科男一般一心只投身于钻研,但邓福亮骨子里还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工作间隙,邓福亮喜欢拿着铁锹、喷水壶为花木翻土、浇水、施肥,对各类花和树总能如数家珍,熟知它们的习性、花期甚至药效。今年因为整治园区环境,门前花坛里长势“疯狂”的树被清理一空,露出不大不小的假山,此情此景让他心生些许懊恼:“太可惜了,种了十多年的花草就这么没了。”生活中,邓福亮还喜欢用手机拍摄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热衷于拍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记录美好光影,让生活多姿多彩。

除了对生活充满热情,邓福亮还力所能及帮助贫困儿童、奉献爱心。多年前一次与驴友外出徒步爬山,机缘巧合下成立了“大别山助学团队”,为当地留守儿童筹集学习用具、体育用品和善款。多年来,由于工作关系不能常去大别山,但他的爱心却一直没断,始终与受资助的孩子保持联系,嘘寒问暖,及时通过驴友带去物资。

邓福亮及其工作室获得的部分荣誉

从1985到2020,从一枚“小鲜肉”到成熟大叔,从青葱小伙到创新大师……35年来,邓福亮走过祖国大江南北,用脚步和汗水丈量着电压这头到用户那头,用对科学的饥渴和事业的追求,诠释了专业和敬业之泉下,基层土地盛开的繁花。

“荣誉属于过去,我们唯有面向未来、不断前行。如果安于现状,对不起我身后的这块‘技师创新工作室’的招牌,更对不起作为电网人身上的责任!”夜幕降临,邓福亮匆匆扒上一口饭,转身又钻进了实验室。

标签:邓福;创新;大师
责编:罗鹏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