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生态环保看甘肃 | 打好生态牌,张掖甘州释放美丽乡村新活力
2021-07-19 19:0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春晖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徐春晖)7月16日-7月18 日,陇原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答卷”——全国主流网络媒体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走访张掖市甘州区的多个乡村,看美丽新农村如何打好生态牌。

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绘出生态宜居新画卷

电线密布、房屋老旧、村落凌乱、道路坑洼、基础设施落后是过往农村村貌常态。然而,现在走进甘州区,田野绿意葱茏,集镇焕然一新,村民围坐在凉亭里聊着家常,清澈的河水绕亭而过,乡村景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甘州区多个村镇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主抓手和美丽乡村建设切入点,整乡整社推进老旧房屋拆除,建起一栋栋具有张掖特色的仿古民居。

双塔村从2018年起就开始全方位、无死角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现已建成仿古民宿自建房108套、安置房50套、农具用房184院,配套完善供水、供电、供暖、景观、排污等基础设施。

靖安乡在拆除了全乡四个村39个合作社的基础上,集中新建“4+2”个安置点,引入黑河水建设环乡水系,打造出“戈壁水乡、小桥流水”的景观。同时,2020年,为改善农村特困老人的生活环境,靖安乡投资近600万元,将闲置乡村学校改为28栋40平方米的公益性廉租房。“没想到我们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家具、家电和食堂什么都有,我们一分钱不花,直接拎包入住。”靖安乡乡民李吉华连连称赞。

因地制宜百花齐放,打造生态农业品牌

过去,甘州区以玉米制种为主要产业,现如今,各村都已建立起自己的特色生态农业,从雷寨村的水果型西红柿到乌江镇的乌江贡米、精品西瓜、七彩胡萝卜等,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百花齐放的景象。

“甘州昼夜温差大,土壤呈弱碱性,可以用祁连山、黑河水浇灌,加上本地工业少,种植条件好,这里种植出来的果蔬糖分高,口感好。”乌江镇镇长王开锋指着当地培育的蔬菜水果介绍。

近两年,通过招商引资,乌江镇已建起多个示范区,如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示范区、出口东南亚彩色胡萝卜示范区,优质果蔬每日源源不断发往国内国外等中高端市场。

除了发展特色农业外,乌江镇还注重种养融合,为改变土地盐碱化现象,运用“盐随水来,亦随水去”原理,在稻田四周开挖“宽沟深槽”,在降低土壤盐碱程度的同时,进行渔业开发利用,大西北也有“鱼米之乡”。

党寨镇雷寨村正在积极打造西红柿之村。2014年,雷寨村支部书记自掏腰包率先建大棚种植西红柿。随后,村里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加入其中。

现在,雷寨村已建起高标准智能化日光温室693座,从一家一户生产到专业合作社运营,从粗放型到专业化大棚种植,建立起高附加值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并建设了尾菜处理车间、有机肥生产线,促进农业循环、绿色发展。2020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1400元。

“未来,我们将把全村剩下的土地也陆续变为西红柿大棚,每年扩张,适度发展,并尝试直播带货等形式,一步步打造出自己的西红柿品牌。”党寨镇党委副书记闫亮很有信心。

依托交通、产业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新模式

生态美,产业兴。甘州以生态为本,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

一种是利用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农业文化旅游。双塔村、甘浚镇就立足张肃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重要节点定位,充分利用丹霞大景区必经之路和城郊区位叠加优势,大力培育发展集休闲观光、客栈民宿、康养宜居为一体,“可览、可游、可居、可休闲”的乡村旅游产业。

另一种是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从高空俯瞰乌江镇元丰村,在以绿色为主基调的田野中,1200亩稻田以黄、绿、紫等不同颜色拼凑成以“丝路水乡·稻画田园”为主题的形态图案,“生态画笔”描绘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稻田画。

“打造这个稻田艺术景观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农业景观化休闲化,再现甘州稻浪,传承河西贡米文化,也是建成集农业种植+立体养殖、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生态科普+乡村休闲为一体的丝路水乡生态农业示范区。”乌江镇党委书记张玉宝说。“同时,以第一产业经济为基础,乡村娱乐休闲旅游经济为引擎,我们还打造了集文化旅游、休闲住宿、特色美食为一体的乌江镇‘水云乡畔’农庄。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吃优质果蔬,看美丽稻田画,尽情感受西北别样风光。”

标签:
责编:戴凌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