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百村调研行 | 射阳王村村:“蚕桑第一村”把桑苗“嫁”到国外
2020-05-07 11:04: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很快,蚕宝宝就会被接回家。”4月底,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村五组村民陈风群在自家桑园施肥忙碌,为今年养蚕做准备。阳光下,绿色的桑叶肥硕喜人,新一年的养蚕季开始。

在种桑养蚕历史悠久的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村,家家户户世代种桑养蚕。全村1240户中有蚕农1100户,7500亩耕地栽种了7000亩湖桑,人数、土地都占到九成,村里的蚕桑大户有300户之多,素有“华夏蚕桑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王村村依托特色蚕桑产业,大力发展栽桑养蚕、桑苗嫁接产业,建立蚕丝被、桑葚酒、桑叶茶等加工企业。凭借网络电商平台,村里的桑苗销售一路“飘红”,蚕丝被销售也“火爆”全国。去年,王村村人均纯收入达25800元,生产总值1.05亿元。

发展特色乡村,必须依托产业。村党总支书记金文奎介绍,养蚕是每户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一户村民一年间平均养蚕4季,最多的5季。金文奎认为,王村村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得益于在蚕桑产业上做文章,对原有的栽桑养蚕、桑苗嫁接产业进行“深加工”。建设生态蚕房、桑茶厂、果桑大棚、桑苗嫁接中心等多维业态,发展蚕丝被、桑葚酒、桑叶茶等加工型产品,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村民徐云在村里收购蚕茧后,将其制成蚕丝被在电商平台销售,利润瞬间翻了一倍。村里发展桑葚采摘旅游,每年5月中旬起,日游客数量达到2000人。

产居融合,释放乡村活力。小桥流水、黛瓦白墙,灰白色的徽式田园建筑,还原农村风貌,白色蚕茧形状的路灯,更显特色鲜明、独树一帜。陈凤群一家六口在王村新型农村社区居住已近一年,208平米的居住面积,上下三层,每层都有三个房间。去年,陈凤群养了13张蚕种,5季下来,为他带来了9万收入。儿子陈明则在镇上开了一个铝合金店铺,老陈说:“我养蚕,儿子负责店里生意,忙的时候互相照顾。”

对于如今的生活,他和儿子接连竖起大拇指,“日子越过越好!新社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北边几百米处就是村里集中桑地和蚕房,平时干活特别方便。”为了方便蚕农养殖,村里腾出了40亩地集中建造蚕房,现在已有50户蚕农,老陈一家建了600平方米。

据了解,王村新型农村社区共有建设工程3期,规划建设362户。2018年年底已建成一期100户,入住率100%,二期工程现启动建设80户,已竣工20户,还有60户将今年8月底竣工,三期工程则计划今年10月份开工。2019年,王村新型农村社区先后入选全省首批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示范项目和省级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

点面结合,打造蚕桑产业特色镇。射阳县特庸镇亥森蚕桑种苗业合作社车间内,30名工人整齐地坐在一排排工位上,手拿剪刀,麻利地削条、剪干、嫁接......用袋接法将育711的枝条和普通桑树根须嫁接到一起。王村村居民肖晶妹负责剪干环节,身旁蓝色塑料桶里半桶枝片是她一上午的劳动成果。“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剪5000个!一个记5分,平均一天就是250元。农闲的时候过来做工,一年下来,能补贴家用2万。”除了在镇上合作社工作,她和丈夫去年还自养了8张蚕种,也赚了三四万。

“这几天很忙,完成这批嫁接体之后,还要对合作社桑园除草、施肥。”周春华带着工人将完成后的嫁接体码成20米长的“矮墙”摆放在车间门口,不久后,它们将被打包、装车、发往四川。

作为特庸镇亥森蚕桑种苗业合作社副总经理兼技术指导的周春华,在2006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来到这里工作。“合作社效益辐射全镇,仅去年就带动全镇居民增收超千万元。”周春华向记者介绍,特庸镇亥森蚕桑种苗业合作社是一家集桑种生产、嫁接育苗为一体的桑种苗培育基地,每年培育嫁接体4000万株,销售成品苗2000万株,生产的桑苗销往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朝鲜等国家。“去年合作社员工人均年收入达到6.8万元。”

以蚕为生、与蚕共生的王村,如今成为颜值与实力兼修的“示范村”。而对于未来全镇的发展,特庸镇党委书记曹平苏有自己的“一本账”。“接下来,要不断拉长做强桑蚕产业链,打造集‘栽桑养蚕、精深加工、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蚕桑特色镇,带动农民走上增收致富快车道。”

交汇点记者 卞小燕 张文婧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