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鼓、粮仓足、村容美——
“丰收节”里话丰收
9月21日,俯瞰江宁湖熟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泛黄的稻田呈现一片即将丰收的景象。 通讯员 丁倩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看看,这是今年的早稻,穗大、籽粒饱。”六合区竹镇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张立友最近很忙,收割、烘干、入库,400亩早稻已经颗粒归仓,“今年每亩打了1200多斤粮食。国庆节前新米就能抢‘鲜’上市!”
在六合区横梁街道,南京绿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600亩猕猴桃成熟了,前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负责人戴红卫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现在成熟的是红心猕猴桃,到了国庆期间,黄心和绿心猕猴桃也会成熟,欢迎市民朋友来采摘。”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南京农民在“三秋”生产中欢快地忙碌着。粮食丰收,农民收入增长,上半年南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23.7元,同比增长3.7%,增幅排名全省第二。今年以来,南京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落实“六稳”“六保”做出有力贡献。
丰收节里看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村民增收村庄更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是“庆丰收、迎小康”。
一泓碧水穿百亩良田,乡间小路连十里人家。这是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渡村现在的模样,过去这里却是偏僻闭塞的小村庄。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开办民宿增收致富,生活越来越幸福。
73岁的村民张式才,以前种地年收入6000多元。现在他将家里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成立的旅游公司,流转费收入6300元。在村集体成立的合作社就业,每年还有4万多元收入。张式才说:“钱包鼓起来了,现在生活太惬意了!”
蓬勃发展的乡村休闲农业正成为南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代表,推进乡村振兴。上半年,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1648万人次,同比增长17.7%;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16.2%。
“村容村貌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升,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胜家桥社区史家村村民史学荣今年7月告别打拼了几十年的城市,回到村里开了一家小超市。得益于南京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今年来,胜家桥社区解决了村庄污水、道路、垃圾分类等问题,进一步营造了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截至8月底,南京3月份集中开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2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亿元,已完成投资6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9%,涉及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现代服务业、农村人居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丰收节里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绿色生产结构优化
农业丰收,是南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结出的丰硕果实。
绿色生产,是丰收节的律动。在浦口区桥林街道,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抢收早稻。种植大户马涛介绍,从去年开始,粮食种植就采用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高效节本,增效明显。这只是南京农业生产农药化肥减量的一个缩影,2019年南京沿江5公里化肥、化学农药施用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36.2%和20.3%,超额完成目标。
6月2日,六合区金牛湖街道,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 摄
夯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丰收节的底色。3800多亩水稻即将成熟,溧水区金达谷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沈金水正在联系联合收割机队,他说:“以前一块一块的‘烧饼田’,收割机都下不去。整治后都是大田,道路也宽阔了,收割机下田工作效率很高。”截至去年年底,南京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74.43万亩。今年,计划再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是丰收节的亮色。眼下,浦口区十里家庭农场的千亩茶园正忙着采茶、制茶,供应两节市场。农场负责人陶长清告诉记者,他还通过与茶叶专业合作社、茶企多方联合,基于订单和合约,带动周边种茶散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欣欣向荣的家庭农场,正成为南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截至今年上半年,南京累计培育家庭农场3562家,经营土地95.7万亩。
丰收节里看农产品供应——
供应充足质量上乘
丰收节,不仅是农民的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节日。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灾情,南京广大农民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菜篮子”产品供应总体充足。
南京现有常年菜地42万亩,种植种类160多种,年产量285万吨。基本形成“浦口六合应时蔬菜、江宁设施蔬菜、溧水有机蔬菜、高淳食用菌、栖霞芦蒿和水生蔬菜、江北新区速生叶菜”的六大特色生产格局。
通讯员 周学凯 南报融媒记者 董家训 摄
葡萄、桃子、梨子、火龙果、西梅、蓝莓、黑莓、无花果、猕猴桃……这个夏天,不少市民都习惯去公园、广场购买地产新鲜水果。这是由市农业农村局、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等主办的“助力‘四新’‘园园’牵手”2020地产果品进公园系列活动。南京的果园有多丰富?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园艺处获悉,南京现有果树面积20万亩,品种多达110多个,地产果品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15亿元。
供应充足,品质也得有保证。一盒盒蔬菜的包装外,贴着一个个小小的二维码,手机扫一扫,蔬菜的规格、生产基地、有机证书及证书有效期等身份信息一览无余。力争到2022年年底南京农业规模生产主体追溯全覆盖,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此外,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南京新农集团还共同打造了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食礼秦淮”,全面提升南京品牌农产品的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南京品牌农产品的溢价增值。
南报融媒体记者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