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镇江着力构建“五项机制” 全面推进“拆迁村党建”向“社区党建”转型
2020-11-04 16:09: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近年来,随着镇江市官塘片区建设持续推进,近万名村民全部拆迁,搬入10多个安置小区。但村民、党员对居住小区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不强,同时,随着距离远了,联系少了,村党组织对党员群众凝聚力、引领力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弱化。

夜晚的官塘桥路 石小刚 摄影报道

针对上述问题,镇江市润州区官塘桥街道党工委着力构建“五项机制”助推“拆迁村党建”向“社区党建”转型,不断创新、丰富村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积极融入于新城区、新社区、新实践。

党员共培共管,促素质持续提升。街道推动拆迁村与安置社区开展“契约化”党建共建,3个拆迁村分别与2个本街道社区以及4个外街道社区结成党建联盟,开展党员双向培养。构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纵向组织链条,打通党员教育管理“最后一米”,灵活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其中,各党小组今年累计开展“微党课”“家庭党课”等30余次。

阵地共建共享,促活力持续提升。街道突出集约共建、开放共享、融合共治这根主线,构建“1+N”共建共享格局,每月由1家村或社区党组织轮流牵头N家党建联盟单位在“红帆领航”共享阵地开展创意组织生活。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今天我主讲”等各类组织生活20余场。突出党建微家联心,整合村、社区资源,在安置小区打造集学习、活动、服务、调解、议事功能为一体的“党建微家”,常态化开展“六微服务”进安置楼栋等活动,联合构建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组织生活圈”和“红色服务圈”。

居民共商共议,促自治持续提升。街道在社区安置房网格推行摸排走访“1+1”模式,即1名社区工作人员和1名村工作人员联动入户收集意见建议。同时,以楼栋为最小单元,以板凳会、现场会、红色议事厅等为载体,建立楼栋—网格—社区多层级联动议事机制,提升议事实效。今年以来,远洋社区和官塘桥村联动收集解决“智慧官塘”产业楼周边环境改造升级等意见建议15条。

志愿活动共创共推,促文明持续提升。街道实施村党组织“三进一打造”工程,即工作力量进社区、志愿服务进社区、扶贫帮困进社区,打造共建互促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展拆迁安置党员“三亮一奉献”活动,今年以来,街道121名拆迁安置党员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认领了政策法规宣传、敬老爱幼等数十类服务岗位,参与“文明城市走访入户”“老年人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

民生共联共动,促幸福感持续增强。街道推出“一网双服务”村社联动模式,将村工作人员一同编入社区网格行动支部,建立居民“需求清单”,盘点“党建资源清单”,议定惠民“项目清单”,真正让为民服务落到实处。今年以来,结合居民需求,立足自身资源,各村、社区联动议定新增智能化垃圾分类箱、新建“平平联动”便民服务点等10项惠民清单。

“街道3个村在整体拆迁安置后,切实发挥好‘拆迁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官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春光表示,他们将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持续深化转型,继续扩大党建“朋友圈”,以拆迁安置党员群众看得到的变化、感受得到的幸福来验证转型成效。(陈晔 孙晨飞)

标签:
责编: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