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一渠绕群山,“天河”动天下
2021-06-08 06: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纪树霞

初夏时节,重峦叠嶂的太行山满目葱茏,“人工天河”红旗渠宛若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一片绿色之中。

上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今林州市)十年九旱的历史,十万英雄儿女历时10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修成红旗渠,将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了“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之巅。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心中升起红太阳,千军万马战太行……”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一曲气壮山河的《定叫山河换新装》,再一次将人们带回到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置身渠岸,脚下渠水缓缓流淌,直面劈山凿开的巨石,刹那间时空交错,恍惚中似有炮声隆隆、钎声铿锵……

一座山碑背后的故事

一场猝不及防的降雨,滋润着红旗渠的一草一木。这片土地,连空气中都夹杂着青草的芬芳。

一大早,72岁的张买江连倒两趟车,赶到临渠而建的红旗渠纪念馆。他已经不记得这是今年第几次来纪念馆了。作为当年建渠时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最年轻的红旗渠劳模,这些年,张买江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守护红旗渠、宣传红旗渠。

沿馆内陡坡缓缓而上,张买江在一处刻有81位献身者名单的山碑前驻足凝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张买江神情肃穆,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说:那就是我父亲张运仁。

时间回到1960年的那个春天,为改变林县水源奇缺的现状,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带领群众一头扎进茫茫太行,开始了艰难的修渠引水工程。彼时,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便是修渠大军中的一员。不幸的是,仅仅几个月,父亲张运仁就在一次放炮炸石中被飞石击中,因公殉职。

父亲牺牲后,年仅13岁的张买江继承父亲遗志,在母亲的相送下奔赴红旗渠工地。“你爹没有修成渠就走了,你去就得把水带回来,带不回来水,你就不要回来了。”时至今日,张买江仍清晰记得母亲送他上渠时,眼神中的那份坚毅。

“81名献身者中,年纪最大的60岁,最小的才17岁,他们大多是青壮年,平均年龄才30岁左右。”每每行至此处,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路双歌都会刻意放慢脚步,她想让来红旗渠纪念馆的游客都能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山河悲恸,大地呜咽。在这座山碑上,吴祖太是第一个为红旗渠献身的人,也是唯一一位外乡人。1960年3月28日傍晚,收工回来的吴祖太刚打好饭准备吃时,一位民工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吴技术员!不好了,隧道顶上出现裂痕,一直往下掉土掉石头。”听到民工的急报,吴祖太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即便司务长劝他“吃了饭再去”,吴祖太还是匆匆赶往了工地。然而这一去,他却再也没能回来。

“他是红旗渠首张蓝图的设计者和初绘者,1960年,红旗渠开建初期,他进王家庄隧道查险时遭遇塌方,牺牲时年仅27岁……”讲到吴祖太的故事时,路双歌语气哽咽,“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人工天河’的伟岸,用鲜血染红了红旗渠精神的旗帜。”

难以复制的人间奇迹

仰望眼前的山碑,一段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不朽历史穿越时空而来。

林县,自古缺水。翻开《林县志》,从1436年到1961年的500多年间,有记载的旱情多达100年次,大旱绝收38年次,“人相食”现象竟然达到5年次之多。缺水成为林县人民最深、最惨痛的记忆。一曲“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赁,穷人日夜愁”的旧民谣,真实勾勒出了林县历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惨图景。

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县人民,饱经了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的不易和艰辛,始终在与干渴的山川进行持久抗争,直到“引漳入林”工程的胜利完工。

离开山碑,张买江在一张标注有“红旗渠通水庆典”字样的巨幅照片前停下了脚步。他红着双眼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日的场景:参加通水典礼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锣鼓声、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太行山脉的上空。

那一天的到来,于张买江而言,是他终于可以给牺牲的父亲、给殷殷嘱托的母亲一个交代。

“通水那天,母亲一直坐在池边,她喊着我父亲的名字,她说:‘运仁啊,大孩儿把水引过来了,你可以放心了!’”提起这段记忆时,张买江的眼眶再次湿润。他清楚地记得,第二天,因修渠失去丈夫的母亲对全村人提出了一个要求——打池子里的第一桶水,“那天,母亲挑着水桶去了父亲的坟上,将水浇在了坟上,自己也哭晕了过去。”

红旗渠,太行山麓的“人工天河”,难以复制的人间奇迹。红旗渠纪念馆内有这样一组数据:修渠过程中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个,架设渡槽152个,挖砌土石方1515万立方米。

“如果用这些土石方做一条高2米宽3米的墙,可将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贯穿中国南北。这些,都是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一锤、一铲、两只手苦出来的。”路双歌介绍,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在修渠过程中孕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人的精神财富,更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2011年3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性和宗旨的集中表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永不褪色的“红旗渠”

“人还是要有一种精神,只要有了这种精神,不论是蹚冰河还是涉险滩,都是可以克服的。”在红旗渠纪念馆管理处主任田玲利看来,今天的红旗渠已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建设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把红旗渠精神注入到行动中,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一步步向目标靠近,以实干实绩和实效来诠释忠诚和担当。”

岁月流逝,隆隆的开山炮声早已远去,铁锤钢钎的交响也已不再。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和影响下,林州人民继“战太行”之后,又谱写出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崭新篇章。以上世纪80年代外出发展建筑业、9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和市属工业、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建设为标志,这些新篇章持续为红旗渠精神增添了自强不息的鲜活时代内涵。

位于太行山麓红旗渠畔、林州市城区西侧的庙荒村,是一个被红旗渠穿过的村子。这里,曾因严重缺水,不仅农业发展艰难,其他产业发展也几乎为空白,是河南省最为贫困的村落之一。近年来,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庙荒村百姓立志改变贫困面貌,建设“幸福庙荒”。

“红旗渠那么艰难的工程都修起来了,还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庙荒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介绍,近年来,庙荒村不仅建起了光伏企业,还流转土地成立农业合作社搞苗圃、成立旅游合作社发展民宿。2018年年底,拥有245户、765口人的庙荒村,原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去年,庙荒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余元。

“村里很多老人都曾参与红旗渠的修建,他们常常会给年轻人讲修渠的故事,几十年来,红旗渠精神早已渗入到了庙荒村村民的骨髓里。”郁林英坚定地认为,前辈的精神必须传承下去,红旗渠精神更应该常讲常新,“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只要经常讲、经常听,脑子里就会有这根弦。”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时指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走出红旗渠纪念馆,夕阳的余晖洒在刻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6个字的石碑上。炸石的爆破声、钎锤的丁当声、铿锵有力的吆喝声……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此时,一群孩子正聚集在纪念馆门口。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曲童声版的《定叫山河换新装》悠悠传来。

红旗渠畔,稚嫩的童声久久回响……

(王子杰 供图)

记者手记

原来你是这样的红旗渠

知道红旗渠,是在很久之前看过纪实电影《红旗渠》。而今,借工作机会实地探访,一个真实的红旗渠跃然眼前。

你是十万林县儿女用汗水浇铸的“人工天河”!

从林州汽车客运站前往红旗渠纪念馆的途中,一路都是高耸巍峨的山脉。开车的司机李师傅是本地人,他自豪地告诉我们,林县儿女就是在这峰如剑、岭如刃的太行山上建起的红旗渠。听着李师傅的介绍,目光掠过车窗外峰峦叠起的太行山,十万民工绝壁穿石的画面仿佛一下子就出现在了面前。当时,就盼着车子开得快一点、再快一点,让我们早一刻目睹这一人间奇迹……

在红旗渠纪念馆门口,我们偶遇了从重庆来的黄女士。刚刚参观完纪念馆的她,正声情并茂地与同伴交谈着观感。黄女士说,即便早就知道修红旗渠时牺牲了很多人,但当真正身临其境地看到山碑上的那些名字时,内心还是忍不住阵阵悲伤。“那么多人为修渠牺牲,父亲没了儿子顶上,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刚失去妻子,丈夫又牺牲在建渠工地上。太让人难过了!”……

听着黄阿姨的述说,我不禁想起了张买江一家的故事。因为对水的执念,张买江的母亲在失去丈夫后,又忍痛将13岁的儿子送上了修渠的“战场”。其实,这个普通的河南农妇并非不心疼幼子,她只是与林县的祖祖辈辈一样,心中怀揣着一个关于水的梦想。而今,她的儿子张买江又将儿子送到了护渠一线。

今天的林州,早已摆脱了缺水的梦魇,正是一代代人的奉献和牺牲,让这片历经苦难的土地换了新颜。

仰望山碑,心中默语:哦,原来你是这样的红旗渠!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