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纪念馆中,陈列着一件半截棉袍。这件棉袍下摆残破,漏出的棉花因染上战士的鲜血而发黄发黑。虽然年代久远,棉袍已经破旧不堪,但其背后的故事却感动了无数参观者。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全面打响。农民石连生就是穿着这件棉袍,加入支前担架队。原本这件棉袍衣长过膝,但是为了救治伤员,石连生把棉袍的下襟处撕开一个大口子,扯下大块棉花,为伤员擦去泥土和血污,又撕下袍襟布为他们包扎止血。到战役结束时,这件过膝长袍已经成了一件破旧短袄。
破旧的棉袍、运粮的功劳车、老百姓支援的门板......纪念馆里的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再现了73年前那场会师淮海、决战中原的大战。在这场众志成城的大决战中,543万父老乡亲倾尽全力支援前线,涌现了“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感人故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百年党史充分证明,走自己的路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赢得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我们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深有感触地说:“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今天,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感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谛,汲取坚守初心使命的营养剂和动力源,时时叩问初心、处处践行使命,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团结带领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做好“答卷人”,更需要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厚植人民情怀,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如此,才能把14亿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风雨无阻、一往无前,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