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巧搭七巧板 静绽思维花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2025-11-11 17:5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汪扬 陈志凤  
1
听新闻

作为经典中国益智玩具,七巧板始于宋代“燕几图”,经演变在明清固定为7块板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玩着学、学中乐”的生动体现。近期,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二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巧搭七巧板,静绽思维花”的综合实践活动。

七巧拼万象,空间思维长

学生们紧握七块色彩绚丽的彩板,尽情释放创意——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精巧别致的房子、赛场上全力冲刺的苏超淮安队、对国防纯真可爱的向往……一个个妙趣图案在指尖诞生。拼组时,大家动手又动脑,专注挑选适配板块,在沉浸式操作中,空间观念悄然提升。

拼图映诗境,雅韵心中生

学生们借助七巧板,玩转经典古诗。他们用七巧板拼出了“路人借问遥招手”所展现的《小儿垂钓》中孩童的纯真童趣,拼出了“万紫千红总是春”所描绘的《春日》里的烂漫景致,拼出了“锄禾日当午”所勾勒的《悯农》中的辛勤劳作,拼出了“欲穷千里目”所蕴含的《登鹳雀楼》的壮阔豪情。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小池》之雅致、“偷采白莲回”的《池上》之天真,以及《咏鹅》《枫桥夜泊》等古诗里的画面,都被学生们一一拼现,让诗句中的意境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巧板述故事,创意绘童心

一块块七巧板在学生手中灵动组合,拼出“乌鸦衔石喝水”的智慧画面,再现“龟兔赛跑”的趣味场景,孩子们用简单的图形让经典故事鲜活起来,也让满满的创意在指尖流淌。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紧密交织,诗词格律、构图技巧里都暗藏数学奥秘,极大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七巧板这一传统益智玩具,承载着民族智慧,学生们在拼摆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提升审美能力。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大胆创造,用七块板拼出奇妙图案,在不断尝试中深度体会数学魅力,精准把握空间关系,发展空间观念,让数学思维茁壮成长,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助力全面发展的多领域窗口。

标签:
责编:费念渠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