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江苏南京:慢行“阅”城!出门有林荫 归途伴花香
2024-02-28 08:46: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南京市规划立体慢行体系,注入生态文化功能

江苏南京:慢行“阅”城!出门有林荫 归途伴花香

蓝旗街塑造有文化的慢行环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
人们在姚坊门遗址公园绿道享受慢生活。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

南部新城贤文路特色街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

近日,新庄地下人行通道进入试运行阶段,先期体验的市民感受到无障碍过马路与换乘地铁的便利。在公交优先、慢行优先和绿色优先的理念下,近年来南京持续推进慢行系统建设,创造慢行友好环境,一条条道路、街巷、街区,慢行更通畅,颜值有提升,引领市民体验美丽南京行路中的风景。

规划有体系,立体设计畅行无忧

去年底,西春路正式通车。作为软件谷片区一条重要通勤通道,双向4车道加2层绿化带,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空间科学分隔。

“以前有人行道,没有非机动车道,就会造成人车争道,不仅乱,而且堵。”谈起道路的变化,市民林先生感慨道,现在道路拓宽了,行人和骑车人的路也好走了。不仅如此,沿路还增加了一些座椅和小景观,行走起来,感觉更加舒适。

近年来,南京在道路建设上充分考虑慢行需求,因地制宜立体谋划。新庄地下通道,可以对接红山路两侧、玄武大道两侧包括龙蟠路一侧。“过去过街如过关,要经过多道红绿灯。如今在地下行走,全封闭空间,行走起来既快又舒适。”采访中,多位体验市民表达着喜悦。

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中,不仅增加慢行道、地下人行通道,还特意在应天大街互通处搭设一座人行天桥,方便江心洲市民快速过街,大大节约时间。

作为交通出行的始末两端,慢行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延伸部分。建立“公交+慢行”的交通模式,是南京市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早在2008年,南京市就编制完成《南京城乡步行交通总体规划》,针对行人的不同需求,提出步行交通网络的构成和相关规划设计要求。为构建完善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又于2016年开展《南京市慢行(步行与自行车)系统规划》的编制,旨在构建“便捷安全、融合多元、慢行乐享、品质生活”的慢行系统。

如依据城市功能组织的基本单元,形成中心区、公共设施区、居住区等8类步行单元;充分考虑行人过街需求,主城区规划立体过街通道243处,其中地下通道89处、天桥20处,结合有过街功能的轨道站点134处。

环境有提升,道路补短板功能显特色

据了解,南京市在规划中鼓励完整街道设计,关注包括交通、生活、景观、生态等在内的完整功能,面向所有街道的使用者,兼顾慢行交通、机动交通、静态交通和交往交流、商业活动、休闲游憩等多方面需求。

走在凤栖路上,白鹭花园凤栖苑小区居民程老先生特别有感触,去年完成改造后,不仅人行道好走了,整个街巷也焕然一新。带有凤凰色彩的诗句、装置等,让出门步行变成一种享受。

城东蓝旗街的改造也非常突出。过去,街道设施老化,停车杂乱,与城市硅巷也不匹配。改造后,成了一条烟火特色街。通过透水铺装、分色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让道路井然有序。挖掘空间打造的城市微客厅、别致的店招和文化景观墙,为居民和游人带来新体验。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南京市在道路整治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无障碍城市建设以及品质提升,实现了人行道海绵铺装全覆盖,完善了盲道及坡道。在解决行路“急难愁盼”的同时,推出诸如文广路西城夜未央、银杏里街区、陶谷新村路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品质道路。

绿道有颜值,让市民慢行“阅”城市

慢行的优化还体现在生态空间营造上。在南部新城明都雅苑小区北侧楼下,两名居民坐在花坛边聊天,眼前的这段路五颜六色,如同在画中,这就是基本建成的贤文路特色街巷。“真漂亮,有花、有草,感觉像进了公园。”居民王阿姨说,从楼上往下看,也跟赏景一样。

记者看到,街区地面三大色系,中间为红绿相间,两侧为蓝色,构成不同的慢行体系。沿途花池、树池错落分布,设计了不同季节、不同色彩的景观搭配。道路的东侧则与新城活力水环无缝衔接,塑造区域绿色、慢行新形象。

出了地铁1号线软件大道站1号口,便进入花神大道绿道。虽然绿道紧邻公交站台,却树林幽静、绿地如茵。通过多年建设,花神大道、软件大道、雨花大道在绿道上已经无缝对接。“走在绿道上,不仅有好的生态,两侧新添的一批英雄雕塑,也让孩子受益匪浅。”接孙子放学的常爷爷感慨地说。

记者从市绿化园林局了解到,去年南京市新改建绿道71.6公里,全市绿道长度超过1800公里。在《南京市绿道详细规划(2020—2035年)》中,南京市从环山环水环城大格局框架之外,进一步提出打造以社区级绿道为媒介,将绿道延伸至百姓家门口,塑造“出门有林荫,归途伴花香”的绿道场景,从而形成生态之道、都市之道、活力之道。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刘红杰认为,随着城市发展,慢行体验、慢行生活成为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在慢行体系构建上,南京山水城林具有天然优势,多年推进也富有成效。他表示,慢行系统是交往、游览、健身等城市休闲精彩生活的活动载体,对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促进旅游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文化、历史、商业、科创等功能的注入,人们在慢行中可以更多元地阅读城市,体验新生活。

标签:
责编:孟涛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