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日讯(通讯员 王海君 林雯 记者 罗鹏)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正式揭晓。记者获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廖宏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我国近地表臭氧污染加剧成因及协同控制策略”荣列其中。
近年来,酸雨、细颗粒物等大气污染问题的改善趋势持续向好,群众面临新的困惑:为何有时候蓝天仍是污染日?原因在于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臭氧污染。“大气国十条”实施以来,城市地区大气污染六项指标中五项已下降,唯有臭氧浓度持续上升。廖宏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的研究发现,近几年我国PM2.5浓度的降低减少了颗粒物对过氧化氢等自由基的吸收,进而加剧了臭氧的生成。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当前严峻的大气复合污染形势下,唯有同时减排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减排能同时形成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高活性芳香烃类化合物,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PM2.5和臭氧治理的双赢。该成果厘清了PM2.5与臭氧的相互关系,为我国未来采取协同减排策略提供了关键性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019,116:422-427)和《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2019,12:906-910)。成果获生态环境部的关注及肯定,获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基于该成果撰写的咨询报告获得江苏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
据悉,“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牵头组织开展,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首次开展此类遴选活动,旨在把握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根据中国科协总体部署,按照流程和标准,联合体遴选出16个候选项目,后由15位两院院士担任评审专家,经过候选项目汇报、评审专家提问、汇报人答辩后,最终专家讨论并投票产生。此次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充分彰显了南信大在大气环境领域的引领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链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发布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http://www.chinacses.org/xw/xhdt/202005/t20200531_781916.shtml
廖宏:科学让生态环境更“精致”
穿着干练的西装,烫着长及锁骨的卷发,戴着“bligbling”的耳坠,桌上放着一杯养生银耳莲子羹。初见廖宏教授,周围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精致”。
这似乎不是一个常来形容女科学家的词,特别是一位忙起来连轴转的国家杰青、973首席、学院院长。就在不久前,她的科研成果刚入选“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廖宏的“精致”辐射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她在国际上率先发展出大气环境-气候双向耦合模式,模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要精确到微克/米3;对工作的规划要精细到每小时;学生一篇论文至少要改上十数遍;做科学研究的目的,也是让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加“精致”……头脑清醒、内心充实、价值明确。廖宏的科研人生充满着数字和模式,却也被她过成了诗和远方。
“天才少女”爱理工 “巾帼何曾让须眉”
上世纪60年代,廖宏的父母从四川成都来到西昌支教,这一教就是一辈子。他们一门心思扑在学生身上,没有多少时间管教自己的孩子。
廖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每天放学就和小伙伴们过家家、捉迷藏、丢沙包,不到天黑不回家,看上去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但不普通的是,廖宏的成绩常常名列全市第一。16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女”。
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再加上打心眼儿里对数学和物理的热爱,廖宏从来都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又轻松的事情。“小时候唯独不太喜欢化学,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最后竟做了大气化学的研究。”廖宏笑着感慨。
廖宏形容自己“没什么野心”,没有从小立志做科学家,没有非北大不读,从不熬夜学习,就连气象专业也是父母帮着选的,因为觉得“工作稳定,适合女孩子”。
可是读着读着,廖宏却爱上了自己的专业。气象专业对数理的要求很高,她可以充分享受钻研的乐趣。学习对廖宏而言从不是难事,她却在北大硕士毕业后工作了四年,才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始博士阶段的学习,而且是从零开始学化学。
“说实话,当时一直读书渴望工作。但是工作后才发现知识的积累是多么重要,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在上世纪90年代,大气环境在中国还刚刚起步。她敏锐地感觉到,不出十年,大气环境将成为地球科学里的一门重要的交叉和前沿学科。
身材娇小、说话温柔的廖宏,拼尽全力起来,骨子里却有着川妹子的“辣”劲:
申请博士,“顺道”生个孩子,生完孩子两周后,就开始了博士阶段的学习;白天独自带娃,晚上爱人接班,两人互相理解尊重,赢得了这场家庭和科研的接力赛。
没系统学过化学,那就从头开始啃;周围人质疑她妈妈博士的能力,她第一年就能在权威期刊发表成果。她用实力赢得了导师的信任与尊重,任由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从来就没有不适合做科研的性别,只有不适合做科研的人。”廖宏不赞同女性只把自己捆绑在家庭,“在成为妈妈、妻子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己。”
独辟蹊径登顶峰 “找准两条科学线的交汇点”
事实证明,廖宏选对了方向。气象与化学相结合,让她在“大气污染物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成为国际领军科学家。正在进行的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撰写中,廖宏作为全球仅有的2名科学家之一,受邀作为协调主要作者(Coordinating Lead Author)负责统筹第六章节的撰写。
除此之外,廖宏还曾担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联合科学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委员,负责国际相关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2016年,她作为全国仅有的10位人才之一,获得“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她还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首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集成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项目,近五年论文他引达到1884次,总计科研经费约1亿元。
寻找到两条科学线之间的交汇点,廖宏觉得自己何其幸运。但一句轻描淡写的“幸运”背后,离不开经年的奋斗与积淀。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本就是两门相对独立且涉及甚广的学科,要对双方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繁杂的耦合,远非易事。廖宏必须学贯多科,既通且透,才能指挥成各个影响因子和过程各司其职,奏出最“精致”的数值交响乐。
时光并没有辜负她的才智与汗水,在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列出的两个能进行大气化学-气溶胶-气候双向耦合研究的模式中,廖宏2009年研发出的模式不仅位列其中,且早于英国科学家2年,成为被IPCC承认的全球最早实现双向耦合的模式。
最让廖宏欣慰的是,对于她用模式做的成果,常有德国、美国等国科学家通过仪器测量进行再次验证,“科学无国界,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是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其他科学家的共鸣,我觉得很荣幸。”
廖宏一直注重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还记得2006年刚学成回国时,国内对于大气污染的关注远没有现在热,有的专家不理解两个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的意义,有的专家甚至劝说她“不要研究大气污染这么敏感的问题”。但廖宏有自己的坚持,现实已在眼前,只有从科技上突破,才能为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减缓气候变化的重大需求提供策略支撑。
回国后,廖宏致力用模式解决实际问题。她发现了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大气污染物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量级与机制,揭示了我国华北平原冬季灰霾重污染事件增多的机制,并提出全球变暖增加了华北冬季灰霾重污染事件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她还评估了减排策略改善空气质量时污染物变化造成的气候效应,提出了改善我国当前臭氧和PM2.5污染的协同控制策略,研究成果获2019年度江苏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在《美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发表的4120篇论文中,此研究成为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同时,她和团队的研究成果“我国近地表臭氧污染加剧成因及协同控制策略”入选“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除此之外,廖宏的团队还常为南京市环保部门制定污染达标规划。
“出国深造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被祖国需要,服务国家和社会是每个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廖宏说。
独木不成林 “学科腾飞需携手共进”
去年10月,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了哈佛-南信大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在改善我国当前臭氧和PM2.5污染的协同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实验室的李轲博士,通讯作者是廖宏。
这已经是李柯被导师廖宏送到哈佛读博士后以来发表的第二篇高水平论文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他的科研产出比之前三四年还要高。李柯将自己这段时间井喷式的产出归结为南信大与哈佛的合作模式。“国内没有多少大学能与哈佛开展这样紧密的学术合作”,李柯说。
2016年3月,廖宏来到南信大担任环境与科学学院的院长。和以往只要管好自己的项目组、做好自己的科研不同,廖宏这次有了点“野心”,“来了就要做出点成绩来”。2017年,在廖宏的牵头推动下,南信大和哈佛大学成功签约共建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
广阔平台,更有作为。共建实验室以来,南信大不断派出博士和教师前往哈佛大学学习交流,已经联合发表了10余篇论文,成果被国家生态环保部关注和肯定。该项目不仅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支持,还在2018年“双一流”建设推动会上获得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点名表扬。
“这几年,在学校的各类会议和媒体上频繁地听到环科院的成绩,我们都特别有底气。”环科院大三的梁瑞娜同学说。2016年1月,学校“环境与生态学”的ESI潜力值还只有42.12% ,到了2018年9月就进入世界前1%,现在已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7‰。2018年,学院还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廖宏的带领下,学院教师们干劲十足。四年来,环科院有1人入选国家特聘专家,1人入选“国家海外引才计划” 青年学者,3人入选“江苏特聘教授”,1个团队获批江苏省“双创团队”。
“一个人的力量很薄弱,大家向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为科学、为社会做出点什么。”廖宏说。
学生100%读博 “我们的老师很可爱”
选择从中科院加入南信大,廖宏有自己的考量。最重要的一点,她喜欢做教师,“能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年轻人,并让它一代代传承发展,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我们的学科才有未来。”
虽然行政和科研事务非常繁忙,但廖宏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比起院长,她更喜欢我们称呼她‘廖老师’”,大四的毛鉴炯曾上过廖宏的《气候变化概论》课,“廖老师上课基本不用固定的教材,讲授的知识点非常前沿,授课方法又很接地气。每章学习结束,她还亲自出题和批改作业,题目很灵活,为我们打开了大气环境研究的大门。”
学校成立龙山书院整合大气科学类学生后,廖宏也相应组建起一支9人的教学团队,从模式、观测、实验等各领域全方位讲授《大气化学》。“我们每周都会有一个老师上示范课,大家集体听课、备课,能了解到不同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很有意思。”虽然已经是国际著名科学家,但聊起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廖宏仍旧兴奋不已。
廖宏的课题组创造了一个记录,她来校后指导的研究生读博率达100%。“老师来学校后指导的第一届4个硕士全部都读博士了,我们这届也全都打算转硕博连读。”今年研二的代慧斌说,“廖老师从没有强求我们读书,但是大家都非常自觉,我们不能辜负这么好的老师。”
廖宏很少给学生设置截稿时间,也从不催促学生出成果,“现在的社会节奏很快,但科研人才的培养更需要耐心和尊重,只有学生自己找到了兴趣点,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成果。”廖宏说。虽然工作繁忙,但在她心中,学生永远第一位。她坚持一到两周开一次组会,学生和她交流后都要记录并签字;她中午也从不休息,时间全都给了学生。
虽然脾气好,但廖宏也绝不允许学生在科研上敷衍。为学生修改论文都一句一句扒,数据更要精确。每个学生都要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文章才算过关。“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到博士毕业时,我们都要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小专家。”博士一年级的王叶说。
虽然要求甚高,但在学生眼中,他们的廖老师“很可爱”。学生去成都开学术会议,廖宏悉心送上一日游攻略;学生去美国交流,日程、交通、住宿,甚至带多少钱,她都要一一操心过问,附带美国超市的好物“安利”。她还爱唱歌,是个漂亮的女中音,也喜欢逛街、看电影、上淘宝、做美食。“老师常说,生活有很多面,要多尝多试。我们对生活精致,生活才不会糊弄我们。”王叶说。
2019年,廖宏作为江苏高校唯一入选者,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她办公室墙上最显眼的地方,挂着6幅照片,那是廖宏和每届学生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