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考古真的冷门?听考古学生告诉你它的酷、奇、趣
2020-08-06 20:0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苑青青  
1
听新闻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关注,有人质疑,有人支持。其实,大多数人对考古的认识仅停留在电视屏幕上,在神秘面纱后面,考古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专业?为一探究竟,新江苏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学生。

考古之酷:“我从门外汉到会用洛阳铲”

“在报考之前,我觉得考古很酷,应该很好玩。”张敏说,自己之前并不了解考古学,只觉得这个专业充满神秘感。张敏在2014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大二时选择了考古学专业。

在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从战国秦汉考古到宋元考古,从环境考古到体质人类学,张敏对考古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最喜欢新石器时代考古。”张敏说,新石器时代的一些研究方法很有趣,比如微痕技术,“通过这个方法,可以鉴定出一件陶器上的小孔是本身就有还是后期形成的,很有意思。”

除了理论学习,考古学专业十分注重“实战”。2019年,张敏曾跟随河北邯郸考古队前往邺城实习,在邺城城址一处拐角进行考古。由于露天工作,张敏每天早上出门前会涂好防晒,在包里装好手铲、卷尺、刷子、小封袋、标签、本子和笔等,这些都是她们“挖宝”的工具。“我们还会带一把自己做的竹签小刷子,因为担心大刷子会把文物弄坏。”

“发现遗物和遗迹第一件事就是拍照,然后衡量、记录。”在邺城考古时,每个技工负责一个探方(遗址发掘区的划分单位),技工需要对发现的遗物、遗迹进行衡量和记录。三个月里,她的探方日记本上写的满当当,“我发现了100多件遗物,还有十几处遗迹。”

尽管没有挖到大“宝”,但张敏认为不虚此行,“我学会了用洛阳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以前只在书上看,但不会用,还有RTK、全站仪这些高科技,无人机我也比较熟练了。”

现在,张敏正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读研二,她说毕业后,可能会去博物馆工作,也许会成为一家历史刊物的专业编辑,她从不后悔选择考古专业。“大四那年,一位老师做报告时跟我们讲,他们用10年时间发掘一个佛寺,我听了之后,一直特别感动。”

考古之奇:“博物馆是我最喜欢的景点”

两年前,于欣从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之后又考取了英国一所大学的考古学硕士。“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旅游会去博物馆或古迹参观,比如河南博物院和洛阳龙门石窟。”丰富的旅游经历让于欣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遗址、古文物激起了她的探索欲,博物馆成了于欣旅行的必去打卡点。她说最喜欢上海博物馆,“里面东西很多,我每次去上海都要过去看看,已经去了二十多次。”

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大三下学期会安排集中实习,在河南郑州新密新砦实习的四个月最令于欣难忘。“想象和现实有很大差别,在博物馆的文物后面,其实有很多繁琐的工作。”于欣说,在探方中发掘文物古迹时,她真正从课堂和书本中走了出来,感受到了考古发掘极强的实践性。

于欣介绍,考古发掘一般会选择春秋季节,避开最热和最冷的时节。一处遗址会从地表挖掘到生土(未经人类扰乱过的原生土壤),每一个工期大概5个月,总的工期长短依据遗址内容、范围而定,“有的一座城址可能要挖上几十年。”碰上阴雨天气,考古队会将重要的遗迹用布盖住。

在新密时,于欣和同学一起住在遗址附近村庄的一幢平房里,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开始一天充实的工作。“我在那里找到了好几个墓葬,其中一个墓葬我清理了两天。”虽然是小墓葬,但那是她四个月里最开心的事。

于欣在考古“放工”路上

于欣现在正备战考博,她还会继续学习考古学专业,因为想研究考古学学术史,“我很好奇在发掘遗址过程中,技工、挖掘工人和考古专家是如何互动的,大家对于考古的认识是如何被塑造起来的。”

谈及湖南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一事,于欣认为无需过于关注:“在真正进入学习之前,大部分人对这个专业了解不深,只有真正学过,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考古之趣:“第一次抚摸陶片我仿佛穿越千年”

应届毕业生逄群从小就很喜欢历史,但他不愿整日坐在书桌前翻阅文献,所以,在大二分流时,选择了考古。

“这辈子不学考古,我心里会有梗。”父母希望逄群学金融,但酷爱考古的他不想留有遗憾。

在逄群看来,考古是一门既累又有趣的工作。在盐城大同铺遗址实习时,他每天都“睡不够”,早上六点多起床,晚上十点多回来,整理完一天的“收获”后,十二点左右睡觉。但考古带来的感动也很真切,逄群至今都记得第一次抚摸自己亲手发掘的陶片,“我仿佛能穿越到几千年前。”他不禁感慨时间的力量:人生须臾,沧海桑田。学习考古四年,逄群的性子渐渐慢了下来,他说,考古是一份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复杂工作,不能急。

逄群对商周考古最感兴趣:“我最想了解二里头遗址。”他希望读完研后能够成为一名考古领队。当前,逄群已成功通过南京大学的考古学硕士入学考试,为了让暑假更充实些,他正在甘肃遇村遗址实习。

逄群在遗址工作

曾有朋友调侃他说:“你们考古的是不是去挖坟?”逄群说,这种误解早已有之,作为一名考古人,他认为消除误解是每一位考古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不能一味谴责外行不懂,我们要先为自己正名。”

(文中受访对象均为化名)

记者 苑青青

标签:
责编:戴凌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