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记者 王缘 朱安龙)清爽江风拂面,滔滔江水拍岸,站在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下远眺,几头江豚欢快地在江水中翻滚、跳跃、乘浪起伏,这些银灰色的身影划出闪闪波光,成为长江中最美的风景。从青藏高原到东海,奔流6300多公里的长江在南京江段发生了变化,被称为“长江精灵”的江豚多了起来,这离不开一支由上岸渔民组成的江豚守护队,他们守护着美丽长江,呵护着“长江精灵”。
渔民“变身”江豚守护者:我对长江有特殊感情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奔流6300多公里的长江在南京江段发生了变化,被称为“长江精灵”的江豚多了起来,这离不开一支由上岸渔民组成的江豚守护队,他们守护着美丽长江,呵护着“长江精灵”。
杨金龙兄弟三人以前是渔民,以捕鱼为生。2014年9月,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禁止一切进入保护区的违法捕捞等破坏环境的行为。为了响应号召,杨金龙等一百多位渔民转产“上岸”。2016年,杨金龙兄弟三人顶着家人的反对报名成为了江豚观察员,为此他们要骑二十分钟摩托车才能到达大胜关长江大桥江豚观测点。杨金龙说:“我们从小在江边长大,对长江有特殊的感情,离不开长江,一天看不到长江,心里就不舒服。江豚对我来说就像朋友一样,我想来保护它们。”
每天早上6点准时来到江豚保护核心区,进行10个小时的巡护,记录江豚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报告非法捕捞事件,并进行拍照取证,这支江豚守护队员的平均年龄49岁,这样的巡护工作,他们已经进行四年多了。
无数次的劝阻、巡护,在他们的保护下,这里的江水清了,鱼儿多了,垂钓捕鱼行为也大大减少,江豚变得越来越多见。
南京设立江豚保护区:人工监测+科技助力
乘船绕行在新济洲、子母洲、中山码头、鱼嘴湿地公园等区域,除了满眼翠色,时不时还能看到一抹银灰色的身影在江水中追逐嬉戏。作为长江仅剩的哺乳动物,江豚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作为唯一在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大城市,南京不断加大对长江江豚的保护力度。
2014年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对江豚实施保护;当年9月,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西起江宁区新生洲,东至南京长江大桥,规划总面积86.92平方公里。
据了解,南京在保护区内的新济州、大胜关长江大桥、子母洲、中山码头、鱼嘴湿地公园、八圩江边等江豚集中活跃区域设立6个岸线固定观测点,常年人工监测该区域江豚群体动态,对出没的江豚进行详细记录并拍照、摄像,最终形成分析报告。
除了人工监测,南京还积极探索各种科技手段,用科技助力江豚保护。在江豚活动频繁的中山码头、大胜关长江大桥、新济洲三片区域,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建设了水上智能监测系统,三片区域五个点位的实时监测信息均已接入长江生态环境智慧感知平台。在大胜关长江大桥水域,南京积极探索水下声学实时监测,通过建设水下声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清晰了解南京江段江豚活动规律和水环境现状。
此外,南京还建立了长江江豚救护基地,并配备救护专用设备、医疗设备及技术人员,确保搁浅、受伤的江豚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2017年保护区开展了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调查最全面的一次区域性长江江豚科学调查。根据考察结果显示,约有50头江豚稳定栖息在长江南京段水域,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为了呼吁市民一起参与到江豚保护中来,南京策划举办了多种类型的江豚保护主题活动和科普宣讲,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日常宣教活动,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受众达10多万人次,营造了浓厚的江豚保护氛围。
将“长江大保护”落到实处 给江豚一个宜居的“家”
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反映着长江的生态情况,保护长江江豚也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之一。
南京,是长江入苏“第一站”,长江岸线占全省近1/4,如何进一步推动长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效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也关系着江豚的救助与保护。
为了修复南京段的长江生态环境,南京自2004年起连续每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至2017年,共投入资金超过4000万元,放流各类苗种3亿尾,大规格鱼种100 万公斤。丰富了长江水生生物种群,增强了社会各界对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
搬迁污染企业、长江十年禁渔、提升沿岸江堤绿化、设立长江江豚监测站……为了让江豚有更多宜居的“家”,南京花大力气整治长江水环境,将“长江大保护”落到实处。
记者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了解,下一步,南京将按照“长江大保护”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在完善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创新理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规范化。南京还计划出版南京长江江豚保护系列图书,引导全民参与长江江豚的宣传与保护,将长江江豚打造成为南京的城市物种名片。
站在长江边上,杨金龙一步步巡视着这个哺育了他们半辈子的水面。身份换了,与长江的联系依然紧密。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推进,杨金龙对江豚保护也充满了信心,他说:“我们希望江豚可以一天天多起来,这是留给长江也是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