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业界学者论道“新技术、新融合、新传播与未来发展”
2021-07-20 22:1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黄泽文 强慧娟  
1
听新闻

相聚太湖之滨,共商新媒体发展大计。7月20日,2021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暨“新技术 新融合 新传播与未来发展”圆桌论坛在无锡举行。来自媒体界、学界的大咖云集现场,带来精彩的干货分享。

“新媒体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引擎。”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网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认为。深融时代,主流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如何在舆情管理和引导上发力?在单学刚看来,有三方面。

一是主流媒体应成为信息发布的主力军。传统媒体具备专业的新闻采编能力和丰富的内容生产经验,熟悉社会舆论环境和传播心理。二是主流媒体应成为舆论引导的压舱石。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是多年累积起来的,关键时刻应该正确引导受众的舆论方向。三是主流媒体应当起到缓冲带的作用。当自媒体发布不实内容时,主流媒体可以进行澄清并进行必要的互补。

此外,深度融合还要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实现。“总之,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新媒体时代,社会评价体系的建设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需要大家共同提高。”

对于传统报纸来说,转型后的“蜕变”,使得报纸已经不再是一张报纸。“在现代快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界限是很模糊的。”现代快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赵磊介绍,目前现代快报的融媒体产品占内容生产总量的95%,“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专业的主流媒体。”

在过去,一支内容团队供应多个渠道是常态,但如今,随着媒体的做法不断迭代,“适销对路”是更好的办法,对于国际传播来说更是如此。

“国际传播应该是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并重。过去,中国日报作为传统媒体,在多年的‘摔打’中已经做到了内容力扎实,新媒体时代,考验的是渠道力。”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认为。

“新媒体是我们争对夺国际话语权,赢得海外年轻受众,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赛道之一。目前分众化趋势明显,要做好国际传播,让内容落地,就要摸清用户喜好。社交平台是一个捷径,但也倒逼我们开拓更多渠道、平台、垂直领域内容账号,根据不同平台量身定做内容,而不是一稿通发。”

新技术为新融合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想象空间,新融合则是新传播的重要支撑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前不久去了趟四川,他对四种媒介平台(四川电视台“四川观察”、成都商报、封面新闻和成都电视台)进行了实地调研。他发现,新技术现已不仅仅只在重构生产关系,而是成为了生产力。

“技术拥有巨大的潜能,在四家媒体中,新媒体的营收份额已经占据总收入的一半。” 漆亚林表示,在新技术的环境下,守正创新仍是永恒的话题。传统媒体要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把技术变成自己的优势,实现新传播。这是新时代提出的的新要求,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关于新媒体话题,学界的研究可谓深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晓锋提出“主力军”和“主战场”观点。“移动互联网就是主战场。去年疫情期间,江苏‘0感染’‘0死亡’新闻,其实就是媒体发挥了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新技术明确赋能新图景,赋能新的发展平台。”

在媒体融合的发展阶段中,除了早期讲的“现代传播体系”到后来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全媒体传播体系”及“全媒体传播工程”,张晓锋认为新融合催生的新要求,就是要强化顶层思维和宏观导向。

“在未来发展中,因势利导,将传播的无限可能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无穷潜能,产生正能量的社会影响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黄泽文 强慧娟

标签:
责编:戴凌 袁涛
下一篇